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媒介融合语境下现当代文学传播新路径

作者

汤有标

长春理工大学 130022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现当代文学传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兴媒介技术的崛起为文学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与创新的表达形式,跨媒介叙事的探索为文学作品的呈现拓展了新的维度,而互动性的增强则让文学传播更具活力与参与感。本文深入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现当代文学传播的新路径,分析了数字化平台、多媒体形式、人工智能技术等对文学传播的赋能作用,以及跨媒介叙事体系、影视动漫协同传播、沉浸式体验等创新策略,强调互动性在文学传播中的重要性,旨在为文学在新时代的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媒介融合;现当代文学;传播路径;跨媒介叙事;互动性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趋势。传统文学传播模式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暴露出局限性,而新兴媒介技术的崛起为文学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当代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方式亟待革新。如何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探索出一条适合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新路径,不仅是文学创作者和传播者的使命,也是推动文学发展、满足受众多元需求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从新兴媒介技术赋能、跨媒介叙事创新以及增强互动性等角度,深入探讨现当代文学传播的新路径。

一、新兴媒介技术赋能文学传播

1.1数字化平台拓展传播渠道

数字化平台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文学的传播生态。传统纸质文学的传播受限于物理空间和时间,而数字阅读平台如微信读书、kindle等,打破了这些限制,使文学作品能够随时随地被阅读。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海量的文学资源,还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精准地将作品推送给潜在读者。例如,许多小众文学作品通过数字平台获得了更多曝光机会,吸引了大量原本可能无法触及的读者群体。此外,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等也为文学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作家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作品片段、创作心得,与读者进行即时互动,进一步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数字化平台的出现,不仅拓展了文学的传播范围,还降低了传播成本,让文学作品的传播更加高效和广泛。

1.2多媒体形式丰富文学呈现

多媒体技术为文学的呈现带来了全新的维度。传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而如今,音频、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的融合,让文学作品更具吸引力。有声读物的兴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专业的声音演绎,文学作品的情感和意境得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满足了那些在忙碌生活中无法静下心来阅读文字的人群的需求。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百年孤独》等,都被制作成有声读物,吸引了大量听众。此外,短视频平台也为文学传播提供了新的形式。一些创作者通过短视频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短剧、动画或朗诵视频,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例如,抖音上的一些文学类短视频账号,通过创意剪辑和生动的演绎,将经典文学作品的片段呈现给年轻受众,吸引了大量关注。多媒体形式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呈现方式,还让文学作品能够适应不同受众的阅读偏好,增强了文学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跨媒介叙事创新文学传播策略

2.1构建文学的多媒介叙事体系

跨媒介叙事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学传播的重要创新策略。通过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多种形式,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媒介叙事体系,可以拓展文学作品的传播边界。例如,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作品的内涵和魅力。以《哈利·波特》为例,其不仅有原著小说,还被改编为电影、游戏、主题公园等多种形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跨媒介叙事体系。通过这种体系,文学作品能够在不同媒介平台之间相互引流,扩大其受众群体。在跨媒介叙事中,文学作品的核心故事和价值观始终保持一致,但通过不同媒介形式的改编,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增强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2强化文学与影视、动漫的协同传播

文学与影视、动漫的协同传播是跨媒介叙事的重要实践。影视和动漫作为视觉媒介,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能够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有力支持。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通过改编为影视作品或动漫,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例如,金庸的武侠小说被多次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吸引了大量观众,进一步扩大了其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影视和动漫改编不仅能够为文学作品提供生动的视觉呈现,还能够通过明星效应、特效制作等手段,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同时,文学作品也为影视和动漫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故事基础。通过文学与影视、动漫的协同传播,文学作品能够在不同媒介平台之间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其传播效果。例如,动漫《三体》的改编,不仅吸引了大量原作粉丝的关注,还通过动漫的形式吸引了许多对科幻文学感兴趣的年轻观众,实现了文学作品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成功传播。

三、增强文学传播的互动性与参与性

3.1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直接。社交媒体平台和线上互动平台为作者与读者提供了即时沟通的渠道。作者可以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创作心得、作品片段,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读者也可以通过评论、私信等方式向作者反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种互动不仅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还增强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同。例如,许多网络文学作家通过与读者的互动,根据读者的反馈及时调整创作方向,让作品更符合读者的期待。

3.2受众参与的创作与改编

受众参与的创作与改编是增强文学传播互动性的重要方式。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受众不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被动接受者,还可以通过参与创作和改编,成为文学传播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例如,一些文学作品通过举办续写比赛、改编创作活动等方式,鼓励读者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对文学作品进行续写或改编,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版本。这种参与不仅让读者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激发了读者的创作热情,让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结语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现当代文学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兴媒介技术的崛起为文学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和创新的表达形式,跨媒介叙事的探索为文学作品的呈现拓展了新的维度,而互动性的增强则让文学传播更具活力与参与感。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拓展、多媒体形式的丰富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文学传播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跨媒介叙事体系的构建、影视动漫的协同传播以及沉浸式传播体验的探索,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向。同时,通过增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鼓励受众参与创作与改编以及发挥社群传播与口碑效应的作用,文学传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增强。在未来的文学传播中,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创新,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优势,推动现当代文学在新时代的广泛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新军.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料整理问题[J].文艺争鸣,2023, (09):16-18.

[2]潘先伟.中国现当代文学新媒体传播危机研究[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年文化艺术创新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三).广东科技学院;,2023:117-120.

[3]李佳宸.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传播的媒介平台:以期刊与网络为中心的考察[J].文化与传播,2023,12(06):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