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路径
杜珍珍
阿克苏市第九中学 843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学评一体化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具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涵盖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教学评一体化能够全面、系统地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它有助于整合教学资源,确保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的一致性。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这种一体化模式能适应新的教育要求,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途径,也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模式下,教师教学往往依据经验与教材,缺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精准预判与实时反馈。而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在教学前需依据核心素养制定清晰、可衡量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实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的运用水平以及思维的发展状况。这使得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进度是否适宜等,并据此迅速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显著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而是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锻炼其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合作交流等能力。评价环节也不再局限于知识记忆的考查,而是全面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思维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这种全方位的教学与评价体系,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成长。
(三)推动教育理念革新
传统教育理念多以知识传授为核心,教学评价主要服务于甄别与选拔。而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促使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以及教学评价设计的各个环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以适应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也推动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从关注短期成绩向关注学生长远发展转变,促进教育理念的深刻革新,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奠定思想基础。
二、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路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关联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内容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和理解度。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合,筛选出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教学。同时,要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这一内容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像装东西的纸箱、家里的冰箱等。然后我会问学生:“如果我们要知道这个纸箱能装多少东西,或者这个冰箱的容积是多少,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在讲解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会让学生用小正方体去拼搭长方体,感受长、宽、高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会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家具(如衣柜)的长、宽、高,并计算出它的体积,同时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衣柜的空间。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情境教学法能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在讨论与合作中共同解决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则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使课堂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教授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时,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与合作学习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我给学生出示了鸡兔同笼的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然后我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接着,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小组采用了假设法,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者全是兔,然后根据脚的数量差异来计算鸡和兔的数量;有的小组采用了列表法,逐一列举出鸡和兔可能的数量组合,直到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解题方法。我再对学生的方法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我还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古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掌握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还在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多种核心素养。
(三)及时教学反馈,动态调整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测验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我问学生:“1/2乘以3/4等于多少?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呢?”从学生的回答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不够透彻,存在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后忘记约分的情况。于是,我立即停止了新内容的讲解,重新回顾了分数乘法的计算原理,并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详细讲解,强调约分的重要性。课后,我在批改作业时,又进一步关注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情况。对于仍然存在问题的学生,我在作业后面附上了详细的评语,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并提供了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进行巩固。在下次课上,我又针对分数乘法这一知识点进行了一个小测验,根据测验结果,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该知识点,于是我按照原计划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通过及时的教学反馈和动态调整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确保了教学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顺利进行。
结语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及时教学反馈等实施路径,教师能够更好地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洋.“教学评一体化”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思维培养[J].读写算,2024,(25):74-76.
[2]余香兰.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4,(26):96-99.
[3]张敏.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构建[J].华夏教师,2024,(29):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