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游戏化教学在农村学校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黄敏杰
清远市清城区横荷街赤岗学校 511500
摘要:新课标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正契合了这一教育理念。它凭借独特优势,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学习兴趣,一改传统教学的枯燥。通过融入游戏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强化计算技能,逐步增强计算能力。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协作等综合能力得以锻炼。在应用策略上,结合农村生产场景,设计分层计算游戏以及开展小组计算竞赛等,都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提供了可行路径,对农村教育质量提升意义深远。
关键词:游戏化;农村学校;计算能力;综合能力
一、新课标下游戏化教学对农村学校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优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在农村学校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单一的计算教学模式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游戏化教学恰恰能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游戏具有天然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这与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要求相契合。
(二)增强学生计算能力
新课标着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在游戏情境中,学生需要不断运用计算技能去解决各种问题,这一过程是对计算知识的深度巩固与强化。与传统机械性练习不同,游戏中的计算任务往往具有多样性和情境性,学生在应对不同游戏关卡或任务时,需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这有助于他们深化对计算规则的理解,提高计算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游戏化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提升计算能力,还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游戏中,学生需要理解游戏规则,这锻炼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面对游戏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他们要运用逻辑思维去分析和解决,从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新课标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相呼应。
二、新课标背景下游戏化教学在农村学校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中的策略
(一)结合农村生产场景,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新课标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农村拥有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这些资源为数学教学提供了真实且生动的场景。将数学计算教学与农村生产场景相结合,高度契合新课标这一理念,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基地里,学生们亲手种植了各类蔬菜。在蔬菜成熟的时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计算。假设实践基地划分出一块20平方米的区域种植了白菜,已知每平方米能产出8棵白菜,而每棵白菜平均重量为3斤,目前市场上白菜的收购价是每斤0.8元。学生们需要通过计算,得出这块区域种植的白菜总共能带来多少收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首先要运用乘法算出白菜的总产量,即20×8×3=480斤,接着再计算出总销售额,480×0.8=384元。通过亲身参与种菜以及基于此的计算活动,学生们不仅能直观地看到数学计算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还能因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数学知识紧密相连,极大地提升对计算学习的热情与实际应用能力。
(二)设计分层计算游戏,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差异,在农村学校也是如此。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化教学中有所收获,教师应设计分层计算游戏,这与新课标的理念高度一致。分层教学的理念在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分层设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游戏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计算技能的训练,难度较低,让他们在游戏中逐步建立学习信心;对于计算能力中等的学生,游戏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挑战性,如提高计算速度要求或设置一些稍有难度的计算情境;而对于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游戏则应注重培养他们的拓展思维和创新能力,设计一些开放性、综合性的计算任务。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名为“数字大冒险”的分层计算游戏。游戏分为三个关卡:初级关卡面向计算基础薄弱的学生,关卡中的题目主要是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如25+36、12×5等,学生只要正确计算出结果就能顺利通关,每通关一次可获得一颗星星奖励。中级关卡适合计算能力中等的学生,题目涉及小数、分数的混合运算,如3.5+1/2-2.1、4/5×3÷2等,通关条件不仅要求计算结果正确,还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关可获得两颗星星。高级关卡针对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置一些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的复杂计算问题,如根据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进行计算,或者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成本利润的计算等,通关后可获得三颗星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关卡进行挑战,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这种分层游戏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助力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落实新课标因材施教的要求。
(三)开展小组计算竞赛,促进合作与竞争
新课标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在游戏化教学中开展小组计算竞赛,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同时也符合新课标对教学方式创新的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而竞赛元素的加入,则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一场“数学计算接力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名学生。教师准备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计算题目,如整数运算、小数运算、分数运算、解方程等,将这些题目分别写在卡片上。比赛开始时,每组的第一个学生抽取一张卡片,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出结果后,将卡片传递给下一位同学,下一位同学根据前一位同学的计算结果继续抽取卡片进行计算,依次类推。如果某位同学计算错误,需要重新计算,直到正确为止才能传递卡片。比赛以完成所有题目且用时最短的小组为胜。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计算速度快的学生可以帮助速度慢的学生,大家共同为小组的胜利而努力。通过这样的小组计算竞赛,学生们既能提高计算能力,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在交流合作中提升了数学表达、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全面落实新课标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目标。
结语
游戏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计算学习中;能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和即时反馈提升计算的熟练度与准确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价值,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有趣的数学计算教学。
参考文献
[1]颜世琴.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35):68-71.
[2]杨红.基于数学游戏的小学数学计算能力训练策略[J].亚太教育,2024,(24):156-158.
[3]孙淑萍.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J].学苑教育,2024,(3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