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初中生责任意识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

作者

黄涵茹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 213101

一、引言

初中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责任意识作为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有助于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然而,在当前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下,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面临诸多挑战。研究并探索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路径,对于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生责任意识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家庭层面

在许多家庭中,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生活包办过多。例如,有些家长每天帮孩子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品,甚至在孩子值日时代替孩子完成劳动任务。这种过度保护和包办的行为,使得孩子缺乏自我服务和承担责任的机会,逐渐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难以形成对自己生活和行为负责的意识。此外,部分家长自身责任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比如,家长在公共场合随意丢弃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导致孩子对责任意识的认知产生偏差,难以在家庭环境中受到积极的责任意识教育。

(二)学校层面

学校教育往往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对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课程设置上,缺乏专门的责任意识培养课程,相关教育内容分散在思想品德等课程中,且教学方式多以理论讲解为主,缺乏实践环节,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责任意识的内涵和重要性。在班级管理方面,部分班主任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机会较少。例如,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活动组织等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学生只是被动地执行,无法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

三、初中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家庭责任意识培养实践案例

在某家庭中,家长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从孩子上初中开始,家长就引导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管理。例如,制定家庭值日表,让孩子负责每天饭后收拾餐桌、清洗餐具,周末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同时,家长还会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负责。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家长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引导孩子向老师、同学请教,而不是直接帮助孩子完成作业。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不仅能够自觉完成家庭任务,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主动和自律,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有了更强的责任感。

(二)学校责任意识培养实践案例

某中学开展了“班级自主管理”活动,将班级事务细化为多个岗位,如卫生委员、纪律委员、图书管理员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担任一个岗位,负责相应的班级管理工作。学生在担任岗位期间,需要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进行总结反思。在卫生管理方面,卫生委员要安排值日表,监督同学完成值日任务,并对班级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通过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学生们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学会了相互协作和自我管理,班级的凝聚力和纪律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初中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家庭层面

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减少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和包办。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和执行。例如,在家庭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参与制定购物清单,帮助家长挑选商品;在家庭旅行计划中,也可以让孩子负责收集旅游信息、制定行程安排等。同时,家长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家庭中,家长要做到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对家庭负责;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二)学校层面

学校应将责任意识培养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开发专门的责任意识培养课程。课程内容可以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通过分析一些名人的责任故事,让学生了解责任意识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加深对责任意识的理解。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行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结论

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是责任意识培养的基础,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以身作则;学校是责任意识培养的主阵地,应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社会则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支持。通过多方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责任意识,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长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公民。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责任意识培养的方法和路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丹丹, 陈美兰. 初中生责任意识项目式培育的困境与路径——以“勇担社会责任”为例[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3, 24 (06):7-12.

[2]姜立荣. 核心素养视野下农村初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策略的研究[J].品位经典, 2020, (07): 84-85.

[3]房燕榜. 农村寄宿制背景下家校合作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路径研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19, (10): 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