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跨学科主题实践探索
徐文静
昆明市第五中学 650041
摘要:在当今教育不断发展变革的时代,初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初中化学跨学科主题实践为达成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这种实践活动整合了多学科知识,打破学科界限。一方面,它有助于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拓宽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通过跨学科主题实践,学生不再是孤立地学习化学,而是在多元知识体系和现实情境的交互中构建对化学知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初中化学;跨学科;主题实践;核心素养
一、初中化学跨学科主题实践对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初中化学跨学科主题实践促使学生突破传统单一学科的禁锢,置身于复杂且开放的跨学科情境中。在这样的情境下,问题不再局限于化学学科范畴,而是融合了多学科知识。学生需要主动整合物理、生物、地理等多学科知识,从多元视角审视问题。他们在设计探究方案时,不再受限于常规思路,而是大胆创新,尝试不同方法。这种主动思考与探索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其创新思维得到充分锻炼。长期参与跨学科主题实践,学生能够逐渐形成独特的科学探究视角与创新意识,为未来在科学领域的深入探索积累宝贵经验。
(二)增强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当学生参与跨学科项目时,他们会接触到诸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与化学相关的社会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依据科学事实和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学生能真切体会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会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有责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有用证据,并依据化学原理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推理分析。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使其能够有理有据地得出结论。此外,在跨学科实践中,学生还需构建合适的模型来解释化学现象和解决问题。例如,结合数学模型对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或运用物理模型理解化学反应过程。通过不断运用和构建模型,学生能够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模型认知能力,学会运用模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聚焦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跨学科主题实践策略
(一)引入生活常见现象,驱动知识探索欲望
生活是化学知识的源泉,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入初中化学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探索欲望。当学生发现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时,他们会更主动地去探究化学原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化学知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它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以日常生活中的铁锈现象为例。我可以这样开展教学,首先,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生锈的铁制品,如生锈的铁钉、铁门等,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我会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些生锈的铁制品,你们想过铁锈是怎么形成的吗?”接着,我会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会提示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铁的化学性质,如铁与氧气、水等物质的反应。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铁锈形成的可能化学过程。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在各小组间巡视,适时给予指导。最后,我会让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阐述他们对铁锈形成过程的理解。然后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详细讲解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的铁锈这一化学原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化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化学知识的欲望。
(二)结合社会热点议题,激发学生责任担当
将社会热点议题与初中化学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明白化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应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的酸雨现象为例。我会这样进行教学。首先,我会向学生介绍酸雨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如酸雨对土壤、水体、建筑物等的严重破坏。然后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吗?这与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有什么关系呢?”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回顾化学中的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我会告诉学生,酸雨的形成与含硫燃料的燃烧有关,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气体,这些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从而导致酸雨的形成。然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从化学的角度来减少酸雨的发生。在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如有的小组可能会提出改进燃烧技术以减少含硫燃料燃烧时二氧化硫的排放,有的小组可能会提出开发新能源来替代含硫燃料等。我会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化学知识在解决社会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有责任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来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
(三)运用类比迁移方法,助力知识融会贯通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类比不同化学概念、现象或反应之间的相似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化学知识。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溶液概念为例。我会先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溶液,如盐水、糖水等。然后,我会将溶液的概念与物理学中的混合物概念进行类比。我会告诉学生,就像物理学中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一样,化学中的溶液也是一种混合物,只不过溶液中的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的。接下来,我会通过一些实验来展示溶液的形成过程,如将食盐溶解在水中。同时,我会让学生思考在地理学中,海水也是一种溶液,其中包含了各种盐分和其他物质。通过这样的类比迁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溶液的概念,并且能够将化学知识与物理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然后,我会让学生尝试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去理解其他化学概念,如酸碱中和反应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灵活迁移,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结语
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在教学策略方面,引入生活常见现象、结合社会热点议题以及运用类比迁移方法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这些策略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更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在未来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完善跨学科主题实践,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为社会的进步培养更多高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薛良.培育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2024,(21):64-65.
[2]梁淑凤.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智力,2024,(30):155-158.
[3]杨东升.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区域教研路径探索[J].化学教与学,2024,(2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