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杨双喜
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探讨了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的监测,电池均衡技术,热管理技术,以及故障检测与保护技术。这些技术共同确保电池组的安全高效运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高电动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电压监测、电流监测、温度管理、电池均衡、热管理、故障检测与保护
引言: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BMS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状态,精确估算电池性能,执行有效的控制策略,确保电池组在复杂工况下的安全高效运行。本文旨在概述BMS的组成与架构,并深入探讨其关键技术,为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和优化提供参考。
一、BMS的组成与架构
一个典型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它们共同协作,确保电池组的安全高效运行。硬件部分是BMS的基础,它包括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等关键组件。传感器如同BMS的“眼睛”,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这些数据是了解电池状态的第一手资料。数据采集单元则负责将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硬件部分的核心,它接收并处理数据采集单元传来的信息,根据预设的算法和策略,对电池组进行管理和控制。软件部分则是BMS的“大脑”,它负责数据处理、状态估算、控制算法执行等高级功能。软件部分通过复杂的算法,对硬件部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精确估算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等关键指标。同时,软件部分还根据电池组的实时状态,执行相应的控制算法,如均衡控制、热管理等,确保电池组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根据管理架构的不同,BMS可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和半集中式三种类型。集中式BMS将所有管理功能集中在一个控制单元中,结构简单,但处理能力强;分布式BMS则将管理功能分散到多个控制单元中,每个单元负责一部分电池的管理,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半集中式BMS则是集中式和分布式的结合,既保留了集中式的强大处理能力,又具备了分布式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二、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2.1 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监测
电压监测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任务之一,它能够实时反映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和健康状况。每个电池单体的电压需要被独立监测,因为单体电池间的电压差异可能导致电池组的整体性能下降。通过精确的电压监测,BMS可以及时调整充电策略,避免过充或过放,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同时,电压的监控还能帮助识别电池老化、内部短路等故障模式,为早期故障诊断提供依据。电流监测则是掌控电池充放电速率,保证电池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电池的能量交换速率,监测电池充放电电流有助于BMS精确控制充电速率,防止过度充电导致的热失控,同时确保在放电过程中电池组能够提供稳定的输出功率。此外,电流数据的变化还能反映出电池的内部阻抗变化,从而辅助判断电池的健康状态。温度管理是BMS热管理系统的核心,对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有着决定性影响。电池温度过高会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加速,甚至引发热失控,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反之,过低的温度会降低电池的可用容量和充放电效率。BMS通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精确监控电池的温度分布,结合热模型预测电池的热行为,从而选择最优的冷却策略,确保电池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此外,通过温度数据,BMS还能识别潜在的热故障,如局部热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热失控。
2.2 电池均衡技术
电池均衡技术主要分为被动均衡和主动均衡两种策略。被动均衡主要依赖于电池自放电或者轻微过充来实现电压平衡,这种方法简单且无额外能耗,但效率较低,对于严重不均衡的电池组效果有限。主动均衡则通过外部电路的调控,直接转移电荷,使得电池组内各电池的电压趋于一致。主动均衡包括电压均衡和能量均衡两种方式:电压均衡主要关注电池组中电压最高的电池,防止过充;而能量均衡则关注总能量的平衡,确保所有电池的放电深度相近,平衡电池组的容量损失。实现主动均衡的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并联型、串联型和混合型均衡电路。并联型均衡电路通过在电池组中并联额外的电子元件,如降压或升压转换器,来转移电压或电流,实现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平衡。串联型均衡电路则在电池包内部串联额外的电阻或开关,通过控制这些元件的通断来实现电压均衡。混合型均衡电路结合了并联和串联的特性,以提高均衡效果和效率。除了硬件设计,电池均衡算法也至关重要。常见的算法包括电荷平衡算法、动态均衡算法、模糊逻辑均衡算法和基于模型预测的均衡算法等。这些算法能够在实时监测电池状态的基础上,精确计算出需要转移的电荷量,并通过均衡电路进行调整,以达到电池组内的电压平衡。
2.3 热管理技术
建立精确的热模型是热管理的基石。热模型根据电池的物理特性,如热容量、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模拟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预测电池热行为。通过优化热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不同工况下电池的温度分布,为热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是热管理的关键。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水冷和相变材料冷却等。风冷成本低,但冷却效率受限于空气的热容和导热能力;水冷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但需要复杂的冷却系统,且可能增加车辆的重量;相变材料冷却利用材料相变时的大潜热吸收或释放热量,提供稳定的温度控制,但需要解决材料的相变效果和耐用性问题。BMS需要根据电池的热特性、车辆的重量限制和成本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冷却方式。热控制策略是决定热管理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它包括温度阈值设定、冷却设备的控制策略和预热策略等。温度阈值设定是根据电池的热模型和安全要求,确定电池允许的最高和最低温度,确保电池在安全范围内运行。冷却设备的控制策略则是根据实时监测的电池温度,调节冷却系统的功率,以维持电池温度在设定范围内。预热策略则在寒冷环境下,通过预热电池以提高其性能,确保在低温下也能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
2.4 故障检测与保护技术
故障检测与保护技术主要分为故障识别、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三个阶段。故障识别是BMS通过监测电池状态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内阻等,检测出可能的异常现象。这些参数的异常变化可能是故障的早期信号,BMS需要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识别出异常点。例如,如果某个电池单体的电压持续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电池内部短路或开路的迹象;电流的突然变化可能意味着过充或过放;温度的异常升高则可能预示热失控的风险。故障诊断阶段则是深入分析识别出的异常,通过算法模型确定故障的具体类型和位置。这通常涉及故障模式的库,以及基于统计、机器学习或模型预测的诊断方法。例如,通过分析数据的统计特性,对比历史数据,可以推断出故障的类型,如老化、内部短路等;而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从大量的运行数据中学习故障模式的特征,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故障处理是BMS在诊断出故障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防止故障的扩大,保护电池组和整个系统。这可能包括调整充电或放电速率,隔离故障电池,启动备份系统,或者发出警告信息给驾驶员。例如,对于过热故障,BMS可以调整冷却策略,或暂时降低电池的充电功率;对于电压不均衡,BMS可以启动均衡算法,确保电池组内电池电压的稳定;对于确定为严重故障的电池,BMS可能选择隔离该电池,以防止故障蔓延,确保系统安全。
结束语: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确保电池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BMS将在电池状态监测、均衡控制、热管理和故障检测与保护等方面展现出更强大的能力,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基于双阈值的高精度锂电池主被动均衡策略[J]. 单恩泽;王鹿军.电气传动,2021(11)
[2]刘刚.电动汽车BMS关键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时代汽车,2021(19):101-102.
[3]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李夔宁;邝锡金;荣正壁;李京苑;谢翌.制冷与空调,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