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作者

王雷 孙贺

长春市华蕴学校 130000

一、引言

数学阅读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小学高年级学生即将步入初中,具备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能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但实际教学中,教师更侧重数学知识的讲解与解题技能的训练,对数学阅读的重视不足,学生也缺乏数学阅读的方法与习惯,面对像“数学好玩”“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等包含较多文字与图表的内容时,常常难以准确把握核心信息。基于此,研究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愿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能让学生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趣味内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设计阅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阅读积极性。

以“数学好玩”板块教学为例,教材中“数学好玩”包含诸多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内容。教学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数学好玩”里的“密铺”知识,讲述古时候人们用密铺的图案装饰建筑的故事,再展示生活中密铺的美丽图案,如蜂巢的结构、教堂的彩色玻璃窗等。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密铺的文字介绍,思考“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密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被这些有趣的故事和美丽的图案吸引,会主动去阅读教材内容,探索其中的数学奥秘,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兴趣得到极大激发。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竞赛,比如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一段数学文本,然后回答相关问题,答对题目多的学生给予小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传授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不同,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准确提取数学信息、理解数学概念、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数学内容,传授诸如圈画关键词、梳理数量关系、对比分析等阅读方法。

在“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学中,教材里有大量关于统计图表的内容,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教学时,教师先讲解阅读统计图表的方法:首先圈画图表的标题,明确统计的内容;然后观察横轴和纵轴,了解统计的项目和数量范围;接着分析图表中的数据,找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或相互关系。以教材中“统计校园内不同车辆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为例,学生按照教师传授的方法,先圈出标题“校园内不同车辆数量统计图”,明确统计的是校园内车辆数量;再看横轴是车辆类型(小汽车、自行车、公共汽车、卡车),纵轴是数量;然后分析每个条形对应的数量,比较不同车辆数量的多少,进而得出“自行车数量最多,公共汽车数量最少”等结论。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阅读统计图表的方法,能更准确地从数学文本中获取信息。对于数学概念的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字逐句阅读,分析概念中的关键词,比如在学习“方程”的概念时,让学生阅读“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圈出“未知数”“等式”这些关键词,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方程的定义。

(三)开展阅读实践,让学生多读

阅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实践。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如数学阅读课、数学阅读分享会、数学阅读任务单等,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数学文本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利用教材中的“总复习”板块开展数学阅读实践。“总复习”涵盖了全册教材的主要知识点,内容丰富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师可专门开设数学阅读课,让学生阅读“总复习”部分的内容。首先,学生自主阅读,梳理每个知识点的内容;然后,分组进行阅读分享,每组推选代表分享自己梳理的知识点以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例如,在复习“小数乘法”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梳理出“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的计算步骤,并分享自己在之前学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如忘记点小数点、小数位数数错等,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错误。通过这样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复习了知识,还提升了数学阅读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数学阅读任务单,布置课后阅读作业,让学生阅读指定的数学课外读物或教材中的拓展内容,然后在任务单上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和疑问,下次课进行交流。

(四)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爱读

良好的阅读氛围能让学生更热爱阅读。教师可以在班级建立数学图书角,摆放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的数学绘本、数学故事书、数学科普读物等。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数学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图书角读到的有趣数学内容。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多展示数学阅读的魅力,比如在讲解新知识前,先分享一段与该知识相关的数学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阅读的价值。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之前,给学生读一段关于“盲人摸象”的数学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重要性,从而营造出浓厚的数学阅读氛围,让学生更加喜爱数学阅读。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去阅读数学文本;传授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开展阅读实践,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升能力;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阅读,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持续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中的丰富内容,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培养策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阅读指导策略[J].读写算,2025,(25):31-33.

[2]吉文昀.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N].科学导报,2025-08-20(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