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晚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应用效果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分析

作者

陈小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1

随着医疗水平提升,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但是晚期肿瘤患者存在的生理功能衰退、长期卧床接受治疗和活动能力下降等问题,增加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 [1]。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会导致存在感染和疼痛并发症,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2]。基于以上需求,本文将设立对照试验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和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干预措施在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 2024 年 01 月~ 2025 年 01 月期间选取我院就诊的 78 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样本,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等量对照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压力性损伤预防中分别实施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男 / 女占比为 23/16,年龄区间 35-71 岁,平均( 52.01±10.23 )岁,患病时间3-9 个月,平均( 5.89±1.89 )个月;对照组:男 / 女占比为24/15,年龄区间33-70 岁,平均( 52.85±10.03 )岁,患病时间3-9 个月,平均( 5.78±1.85 )个月。两组研究样本一般资料,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按照常规流程,每日对于患者的皮肤状态评估,一次每两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普通的气垫床,做好床单清洁操作。

实验组: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干预。(1)医院范围之内组建多学科团队,由肿瘤专科护理人员、伤口治疗师以及营养师构成。对于患者状态进行结构化评估,主要采用 Braden 量表对于患者诊治期间存在风险进行分析,对于小于 12分的患者,需要立即启动预警系统。(2)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个性化减压方式,根据患者的体位耐受程度制定的翻身计划,30 度到 90 度倾斜交替开展。需要使用先进敷料,对于皮肤受压部位进行预防处理,主要使用泡沫敷料来预防受压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3)需要进行湿度调控,使用 pH 平衡皮肤清洁剂,做好皮肤部位清洁处理。开展营养干预,每日热量摄取进行控制,测量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小于 30g/L 时 , 需要为患者启动肠外营养支持。(4)家属赋能:每周开展工作坊教学伤口预防技巧,持续质量改进,通过 PDCA 循环每月分析护理数据,持续优化专科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程度应用自制问卷评价,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掌握程度越好。

生活质量,应用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通用量表 (FACT-G) 评估,包括:生理状况 (7 条目,评分范围 0-28 分 )、功能状况 (7 条目,评分范围 0-28 分 )、社会/ 家庭状况(7 条目,评分范围0-28 分)、情感状况(6 条目,评分范围0-24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优化程度越好。

干预满意度,自制问卷调查,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 数据处理,计量资料( ),t 检验,计数资料( χn,% ,卡方检验,用 P<0.05 表示有意义。

2 结果

2.1 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实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AA 。

表1 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2.2 生活质量

干预前,没有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AA 。

表2 生活质量( ,分)

2.3 干预满意度

实验组干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AA 。

表3 干预满意度( ,分)

3 讨论

临床观察显示,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存在特殊的皮肤护理挑战,免疫功能抑制及活动受限形成多重致病因素,使得该群体压力性损伤发病率较普通住院患者提升3 倍-5 倍 [3]。当前肿瘤专科护理仍普遍采用经验性防护措施,亟须建立基于循证医学的结构化干预体系 [4]。组建专业化伤口护理团队实施系统性干预,建立智能预警系统,整合电子病历数据实现 Braden 评分动态监测,高危患者识别准确率较高,开发个体化减压算法,通过压力传感技术优化体位角度与支撑面材质选择,使骨突部位峰值压力下降程度较高,构建代谢- 免疫调控网络,采用间接测热法指导个性化营养配方,使创面愈合率提升。该模式将现代护理理念、生物力学原理及临床营养学进行有机融合,为肿瘤支持治疗提供了新范式。

实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AA 。干预前,没有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干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AA 。

综上所述,针对肿瘤晚期患者的创面管理需求,组建专业化伤口护理团队实施系统性干预,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全面提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安全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其玉.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在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药研究 ,2024,3(36):115-117.

[2] 张凤坤 , 郭宏鹏 , 胡静 , 等 . 以伤口专科护士为主导预防骨科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患者的护理效果 [J].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38(03):409-411.

[3] 杨 竹, 崔 远敏, 胡 定祥, 等. 基于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的护理服务在压力性损伤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10(7):123-128.

[4] 蒋琪霞 , 王华军 , 仲海燕 , 等 . 基于指南改良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和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继发压力性损伤的效果分析 [J].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2024,37(06):627-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