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石墨和铜覆钢在复杂地形输电线路接地改造中的应用
苏雁军 李志伟 杨玉娇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供电局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671000
摘要: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输电线路接地系统容易受到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接地效果不稳定。本文分析了柔性石墨和铜覆钢两种新型材料在输电线路接地改造中的应用优势。通过实验和现场应用对比,验证了两种材料在改善接地性能、提升耐久性及降低施工难度方面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石墨和铜覆钢在复杂地形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柔性石墨,铜覆钢,输电线路,接地改造,复杂地形
引言
在现代输电系统中,接地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传统的接地材料和方法在复杂地形中往往面临施工难度大、接地效果差等问题。近年来,柔性石墨和铜覆钢作为新型接地材料,因其优越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逐渐被应用于接地系统的改造中。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材料在复杂地形输电线路接地改造中的应用效果。
1 柔性石墨在复杂地形接地改造中的应用
1.1 材料特性及优势
柔性石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接地材料,在复杂地形接地改造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其卓越的导电性能使得电流在接地系统中能够高效传输,有效降低接地电阻,提升接地效率和系统稳定性。面对山区、湿地等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复杂地形,柔性石墨凭借优异的导电性,显著改善了接地效果。此外,其柔韧性使其能够适应各种地形,无论是崎岖山坡还是湿软沼泽,均可紧密贴合地表,保证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降低施工难度。柔性石墨还具备出色的抗腐蚀性能,在潮湿、盐碱等恶劣环境中能够有效抵抗腐蚀,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减少维护成本。这些特性使得柔性石墨在复杂环境下成为接地改造的理想材料。
1.2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在220kV苏保Ⅱ回线N52号塔试验性地应用了柔性石墨复合接地工艺,为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的设计、材料选型及降阻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和工程借鉴。该工艺采用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模块,内芯为柔性石墨复合接地体,外层为石墨线成型,填充高纯鳞片石墨作为主要导电材料。工程将柔性石墨与传统镀锌钢接地网进行平行对比,通过大开挖桩基和螺旋绕包施工方案,确保接地体紧密连接杆塔塔腿,并用土壤隔开两种接地体。该项目创新性地将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并与高校合作进行深入研究,验证了其在复杂地形中的接地效果。此项工程不仅展示了柔性石墨复合接地工艺的实际应用价值,还为未来接地系统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1.3 经济性与环保性分析
从经济性角度来看,柔性石墨在复杂地形接地改造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首先,由于柔性石墨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导电性,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和人工费用。其次,其抗腐蚀性使得接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因腐蚀导致的维护成本。长期来看,这些优势将显著降低项目的总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柔性石墨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在施工过程中,该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其稳定的化学性质确保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此外,柔性石墨的循环利用性也较高,废弃材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些环保特性使得柔性石墨在复杂地形接地改造中的应用更加符合现代绿色施工的要求和理念。
2 铜覆钢在复杂地形接地改造中的应用
2.1 材料特性及优势
铜覆钢作为一种复合材料,巧妙地将钢材的高强度与铜的优异导电性融为一体,这种独特的组合赋予了它在复杂地形接地改造中的显著优势。首先,其高强度特性使得铜覆钢能够承受各种恶劣环境下的物理应力,包括强风、重压以及地形的剧烈变化,确保接地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沿海、山区等复杂地形中,这一特性尤为重要,能够有效抵抗自然环境的侵蚀和破坏。其次,铜覆钢继承了铜的优异导电性,这对于接地系统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确保电流在接地网络中的高效传输,迅速将雷电、故障电流等引入大地,保护电力设备免受损害。同时,铜覆钢的高耐腐蚀性能也是其一大亮点。在潮湿、高盐度等腐蚀性环境中,铜覆钢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接地性能,不易受到腐蚀影响,从而延长了接地系统的使用寿命。
2.2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在我国某沿海复杂地形区域的输电线路接地改造项目中,铜覆钢材料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区域常年受到海风和潮汐的影响,土壤和空气中的盐分含量较高,对接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铜覆钢作为接地材料显示了其独特优势。通过采用铜覆钢,接地系统在潮湿和高盐度环境下依然保持了稳定的接地性能,长期运行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腐蚀现象。这一案例证明了铜覆钢在复杂地形和恶劣环境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确保了接地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减少了维护成本和更换频率。在220kV苏保Ⅱ回线N52号塔接地网改造项目中,在岩石地形区结合铜覆钢材料机械性能较高的优点,也复合采用了铜覆钢材料,确保了接地网的牢固稳定。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验证了铜覆钢在实际工程中的有效性,也为类似环境中的接地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2.3 施工技术与可行性分析
铜覆钢材料的使用不仅提升了接地系统的性能,还简化了复杂地形下的施工工艺。在需要穿越岩石或砂石地层等施工难度较大的区域时,铜覆钢的高强度特性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人员可以利用铜覆钢的良好韧性和可塑性,采用灵活的铺设方式,确保接地系统紧密贴合地形变化,实现有效接地。此外,铜覆钢的加工和安装也相对简便,能够节省人力物力成本,提高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总之,从施工技术与可行性角度来看,铜覆钢在复杂地形接地改造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3 柔性石墨与铜覆钢在接地改造中的综合应用对比
3.1 性能对比
在接地改造的材料选择中,柔性石墨与铜覆钢各有千秋。柔性石墨以其卓越的柔韧性和施工便捷性脱颖而出,尤其适合在复杂多变的地形中灵活铺设,如需要频繁弯曲以适应地形起伏的场合。其轻质且易于裁剪的特性,大大简化了现场施工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相比之下,铜覆钢则以其高强度和卓越的耐腐蚀性能著称,在承受高应力或恶劣环境(如高盐度、高湿度)的场合表现出色。铜覆钢的高强度确保了接地系统的长期稳定性,而耐腐蚀性能则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后期的维护成本。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根据具体地形和工程需求,权衡两者性能,以实现最佳接地效果。
3.2 成本与效益分析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量,柔性石墨与铜覆钢各有其适用的场景。柔性石墨以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快速的施工速度,成为追求短期投资回报和快速见效项目的理想选择。其低维护成本和易于更换的特点,也降低了长期运营的风险。而铜覆钢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其长期耐用性和稳定性,使得在环境条件复杂、对系统要求高的工程中,能够带来更高的整体效益。特别是在高腐蚀性或高应力区域,铜覆钢的优势更为明显,能够有效降低因系统损坏导致的维修和更换成本。
3.3 推荐应用场景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推荐应用场景:在软土地基、山坡等需灵活应对地形变化、施工难度较大的区域,优先使用柔性石墨材料,以发挥其柔韧性和施工便捷性的优势,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而在高腐蚀性或高应力区域,如海岸线、工业区附近或岩石地形,推荐使用铜覆钢材料,利用其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确保接地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这样的材料选择策略,有助于实现接地改造工程的最佳效益与成本的平衡。
结束语
通过对柔性石墨和铜覆钢在复杂地形输电线路接地改造中的应用研究,可以看出,这两种材料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各有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接地系统的性能。未来,可以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进一步优化材料的应用组合,提升输电线路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孔祥美,曾挺,吴哲,等. 柔性石墨接地体在输电线接地中的应用[J]. 电世界,2020,61(4):27-28.
[2]杨栋. 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柔性接地的实际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2):28-29.
[3]杨汉勤. 架空输电线路铜覆钢接地体施工方法探究[J]. 科技风,2018(2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