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乡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与地域文化融合的实践研究
张志梅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阿得博乡中心小学
引言
地域文化的融合为边疆乡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将当地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融入教学内容,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自己家乡的独特魅力,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 边疆乡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与地域文化融合价值
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边疆乡村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了解和传承本地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口语交际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边疆乡村小学的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地域文化融合,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实践地域文化,学生可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促进教育公平。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边疆乡村的学生享受到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2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
2.1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在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是个突出问题。一方面,部分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害怕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担心出错或被嘲笑,从而选择沉默。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这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这些教师往往采用传统讲授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课堂缺乏互动和交流环节,学生难以真正融入口语交际的情境中。此外,压抑的课堂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上,一些教师过于强调纪律和秩序,对学生的发言限制较多,使得学生不敢自由地表达想法。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失去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热情和动力。
2.2 教师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
语文教师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其教学理念对班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成效有着直接影响。受传统教育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仍然有部分语文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稍显不足。课堂教学重心通常是以字词教学以及课文讲解为主,口语交际教学大多是以课堂问答等形式开展,并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口语交际练习活动,致使班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速度普遍迟缓。
3 边疆乡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与地域文化融合的实践策略
3.1 整合地域文化元素
在教材选择和内容编排上,融入当地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方言俚语等,使教材内容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更能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首先,历史故事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边疆地区的英雄人物、重要战役等,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例如,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边疆儿女英勇奋斗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学习到勇敢、坚韧的民族精神。其次,民间传说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这些传说往往与当地的地貌、物产、风俗等密切相关,是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教材中,可以精选一些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如关于山川河流、动植物的传说,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再者,风俗习惯是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教材中可以介绍当地的传统节日、节日习俗、民间礼仪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地域文化的魅力。比如,介绍春节贴春联、吃团圆饭的习俗,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此外,方言俚语是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教材中,可以适当引入当地的方言和俚语,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方言俚语,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沟通能力。
3.2 创设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教学,是根据地域特色,精心设计一系列与当地文化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如节日庆典、传统手工艺制作、地方戏曲欣赏等。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环境中练习口语交际,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节日庆典的情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或模拟当地的节日活动,如春节的庙会、端午节的龙舟赛、中秋节的赏月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需要用口语进行交流,分享节日的习俗和故事,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他们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情境中,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手工艺人进校授课,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制作过程。例如,学习剪纸、编织、陶艺等传统技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与手工艺人交流,询问技巧,分享心得,这种互动不仅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沟通技巧。地方戏曲欣赏则是另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情境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地方戏曲表演,或者邀请戏曲演员来校进行现场教学。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剧情、角色扮演等方式,用口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领略了戏曲艺术的魅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结语
总之,边疆乡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与地域文化融合的实践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使这一实践研究更加深入,为边疆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推动边疆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飞虎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C]// 教育教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3:1-4.
[2] 张艳玲,李佳芮 . 语用学理论指导下的口语交际教学—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为例 [J]. 语文建设 ,2021(18):35-39.
[3] 李双莲 . 打造活力课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J].试题与研究 ,2021(2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