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方法

作者

王芸

西安市雁塔区职业高级中学 710061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品质与态度,对中职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   工匠精神    融入意义    方法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随着工匠精神的兴起,融入工匠精神成为提升中职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工匠精神是指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品质。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与工匠精神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工匠精神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工匠精神追求创新和合作,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目标相契合。

一、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方法

(一)课堂知识讲解

在课堂上进行工匠精神的知识讲解,使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有更加全面的理解。首先,向学生介绍工匠精神的定义和内涵,明确其与职业素养、精神品质的关系。其次,向学生分析工匠精神的特点及其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重点提及工匠对技能的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对质量、效率等方面的关注。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实际价值。为了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渊源,带领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工匠的精神,如 “工匠立业,以磨一剑 ”的传统。通过讲解工匠精神在中国古代工艺制造、建筑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实工匠精神的实践案例,让学生更具体地了解工匠精神在不同行业中的体现。

案例设计:

(1)引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工匠的故事或成就,激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兴趣。用图或短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引导学生思考工匠精神的含义。

(2)理论讲解:教师对工匠精神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其内涵、特点和重要性。通过 PPT 或板书等方式,结合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工匠精神。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工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提供一些相关问题来引导讨论,如“对你们来说,怎样才算是有工匠精神的行为?”“你们身边有哪些人展现了工匠精神?”等。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让学生互相学习。

(4)视频观看:教师播放相关工匠精神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的方式了解工匠精神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视频内容包括工匠故事、工匠工作场景等,让学生 直观感受工匠精神的力量。

(5)个人写作:要求学生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写一篇关于工匠精神的短文。要求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其融入自己的学习中。

(6)总结回顾: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通过提问和让学生分享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通过以上案例设计,学生在课堂中深入了解工匠精神的知识,并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职业素养。

( 二)制订职业规划

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引导学生制订职业规划。通过讲解工匠精神的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工匠精神与职业规划之间的联系。通过案例分析,启发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诊断测试、兴趣问卷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对某些职业或行业的兴趣,并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推动学生积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通过组织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如技能培训、实习或实训项目,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体验工匠精神。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培养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耐心、创新能力等。通过职业辅导或个别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辅导人员利用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路径的要求,并与工匠精神相对应,指导学生制订可行、符合自己兴趣与能力的职业规划。此外,工匠精神强调个人对技能的自我追求。因此,在职业规划中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制订长远发展目标,并学会自我评估。

(三)组织实践活动

中职学校通过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场所,让他们亲身体验工匠精神。通过参观、实习或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不同行业的工匠技能,体验工匠精神的实际运用。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工作环境中,要求他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展现工匠精神。教师提供具体的项目任务,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团队合作意识。 中职学校应邀请专业的技工或行业专家进行工匠技能培训,让学生掌握实际的工匠技能。此外,教师结合工匠的成功案例, 向学生展示工匠精神的价值。通过讲述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在教 学过程中,通过实践评估来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例如,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组织主题为 “工匠之行,感受匠心 ”的实践活动等。

( 四)合作育人

融入工匠精神的合作育人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培养综合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主题“合作铸就工匠精神 ”教学为例。

教学目标:通过合作育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案例设计:

(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特定的任务,例如,模拟公司制作一份产品宣传手册 或设计一个创意产品。

(2)学生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设计师、编辑、宣传人员等。

(3)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讨论制订工作计划、分配任务、商讨合理的设计方案、互相沟通 协作等。

(4)引导学生关注工匠精神的要素,如精益求精、专注细节、耐心创新等,鼓励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展现工匠精神。

(5)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小组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如定期召开讨论会,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成长,并总结每 个小组在团队合作中展现出的工匠精神。

(6)完成任务后,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价和反思,讨论团队合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7)教师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延伸到生活中,讨论工匠精神在自己的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扬工匠精神。

通过这个案例设计,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 同时,通过讨论工匠精神的要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培养自己的专注力、耐心和创新精神。通过共同评价和反思,学生能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团队合作的方式,提升团队效能。最终,学生能将工匠精神延伸到生活中,将其应用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中,为成为优秀的职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结语

本文阐述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方法,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 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水平。因此,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保玉.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分析[J] .新课程,2023(12).

[2] 罗群.课程思政融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23(1).

[3]周立波,曹志鸿,李厚佳,等.思政元素融入数控实践 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 现代职业教育,2023(4).

[4]葛伟杰.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探 索与实践:以《计算机 CAD/CAM 应用》课程为例[J] .  中国设备工程,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