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对比研究
王东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618300
引言
桥梁桩基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在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下,桩基施工易出现断桩、缩径、承载力不足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引发严重的工程事故。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检测技术对桩基施工质量进行全面评估,是确保桥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桥梁桩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检测技术分类
1.1 常见桩基施工质量问题
桥梁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桩身完整性、强度和承载力三个方面。桩身完整性问题最为突出,包括断桩、缩径、扩径和桩身裂缝。断桩多因混凝土浇筑中断、导管堵塞或地质条件突变导致,在软土地层中因桩机振动易引发;缩径是桩身局部直径小于设计值,常由桩侧土压力过大或混凝土坍落度不足造成;扩径则因桩孔坍塌或混凝土浇筑量过大形成,会改变桩基受力状态。桩身强度不足表现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未达标,源于材料配比不当、养护不及时或浇筑过程中混入杂质,直接影响桩基承载能力。承载力不达标分为桩端承载力不足和桩侧摩阻力不足,前者因桩端未达到设计持力层,后者与桩周土层扰动、泥皮过厚相关,二者均会导致桩基沉降超限。
1.2 桩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分类
桩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按检测目的可分为完整性和承载力两类检测技术。完整性类检测技术主要有低应变反射波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其中,利用应力波反射判断桩身缺陷的低应变反射波法是中小直径桩基的快速筛查手段;而利用声波在桩身中的传播特性检测缺陷的声波透射法适用于大直径灌注桩;而承载力检测主要有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和静载试验法,前者是以动力响应分析桩基承载力为基础的检测技术,检测效率高;后者的检测原理是逐级加载测试桩基沉降,属于检测承载力的基准方法,但价格昂贵、耗时较长。
二、主要桩基检测技术原理与操作流程
2.1 钻芯法
钻芯法检测原理是利用钻芯机从桩顶钻出混凝土芯样,通过观察芯样连续性、芯样尺寸及混凝土强度检测其完整性、强度。设备主要有液压钻机、金刚石钻头、芯样截取器等。操作有如下三个阶段:钻前的准备工作是确定钻孔位置,避开钢筋密集区;钻进中的控制钻速和钻进压力,控制孔内芯样完整,每隔 1m记录一次岩芯情况;钻取完成后芯样编号、照相,选择代表性的芯样抗压强度试验。
2.2 低应变反射波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按照应力波传输理论,采用激振锤在桩顶激振产生应力波,向桩身传递,在桩身缺陷或者桩底反射波,通过传感器将反射波形传递给测量设备,同时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一般其主要设备为激振锤、加速度传感器、数字采集仪和数据分析软件。在场地测量过程中,应清理桩顶的杂物并对桩顶进行抹平处理,将传感器放置在桩顶中心位置,使用不同质量的激振锤对桩进行多次有效捶击,采集多个测点的波形。对于波形分析,一般通过反射波的大小、波形、到达时间来判定桩基缺陷性质及缺陷位置,如为完整桩,缺陷反射波波形在桩底有较为明显的反射波,而断桩在波形中显示反射波出现较为明显的强反射信号。
2.3 高应变动力试桩法
重锤冲击桩头产生强大的动力响应,桩身施力传感器和桩身加速度传感器测取冲击力和桩身加速度信息,应用波动理论计算基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是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冲击过程中,重锤提高到设计位置落下冲击桩头,传感器同时测取信息,同一点冲击 3~5 次。信号处理中运用波动方程分析法,将信号转变为力信号及速度信号,从而变为桩身轴力和位移曲线,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然后根据波形反射诊断桩身缺陷。
2.4 声波透射法
声波透射法原理是预埋桩身声测管,在不同的声测管中将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放入,发射换能器产生的声波在穿过桩身混凝土时传递到接收换能器,根据检测的结果检测声速、振幅、频率的变化情况以判断桩身有无缺陷。其中声速减小、振幅减小是典型缺陷特征。其中操作流程:预埋桩身声测管;注水耦合、检查声测管畅通性;将换能器在声测管中同步提升,每 0.2-0.5 米一组,数据处理时绘制声速 - 深度曲线与振幅 - 深度曲线,判断出声速低于临界值、振幅突变时相应位置产生缺陷。
三、不同桩基检测技术的对比分析
3.1 技术性能对比
从技术性能对比上来说:钻芯法检测精度最准,能看到桩身结构以及混凝土质量,缺陷定位误差低于 5cm ,但是其只能观察钻孔沿线情况,代表性不好;声波透射法检测范围覆盖全桩长,缺陷定位精度可达 0.1m ,对于大直径桩检测效果优于小直径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桩长检测范围为小于 30m 的桩基,缺陷定位误差为 1m 左右,对于浅部缺陷敏感;高应变动力试桩法除了检测完整性还可以用来检测承载力,对于承载力的检测误差为 5%-10% ,但是对于桩身破坏比较大。
3.2 经济成本对比
从经济成本看,钻芯法单桩检测费用较昂贵,主要是设备租金和芯样试验费用,每米桩长需 300~500 元;低应变反射波法费用最节省,轻便型仪器且检测速度快,单桩费用只有 200~500 元;声波透射法费用适中,主要就是声测管预埋和仪器折旧,单桩费用 500~1000 元;而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则相对较为昂贵,主要是重锤设备租赁费和设备运输费,单桩费用 2000 ~ 5000 元。从时间成本看,静载试验法检测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低应变反射波法最短,而钻芯法和声波透射法单桩检测需 2~4 小时。
3.3 操作便利性对比
低应变反射波法操作简便,设备轻于 10kg ,两台以下即可完成,场地要求不高;声波透射法需要进行预埋声测管,现场操作需要灌水同步提升换能器,易受管内杂物影响;钻芯法操作要求高,需要有专门的钻机操作手,钻孔易造成桩身二次损伤;高应变动力试桩法需要大型设备和足够空旷的场地,场地小的工地上不易操作。低应变反射波法和声波透射法受天气影响较小,钻芯法在雨季容易造成孔内坍塌,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在软土地基容易由于锤击振动造成周边沉陷。
3.4 检测结果应用对比
在检测过程应用中,钻芯法可直接判定为工程验收过程中的依据,而芯样强度试验报告可以作为混凝土质量的法定鉴定依据;低应变反射波法多作为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快速筛查的方法,对缺陷的判定需要通过其他方法的验证;声波透射法属于大直径桩基验收的必测项目,可以精确查找缺陷的范围;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属于对桩基承栽能力的评价,为优化桩基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在对缺陷进行处理指导的过程中,钻芯法可以直接给出缺陷的缺陷位置以及性质,便于采取修补措施;声波透射法则可以给出缺陷的三维空间分布指导,进行缺陷局部处理;低应变反射波法因无法给出准确的位置,多用于定性缺陷的大致范围。
结语
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各有优劣,钻芯法精度高但成本高、对桩身有损伤,适用于重要工程的抽样验证;低应变反射波法经济便捷,适合大规模普查;声波透射法适合大直径桩基完整性检测,可靠性较强;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兼顾完整性和承载力检测,适用于工程验收阶段。
参考文献
[1] 刘存峰 , 王国倩 . 桥梁桩基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检测 [J]. 汽车画刊 ,2024,(08):233-235.
[2] 陈朋 . 桥梁桩基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检测解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23,(32):99-101.
[3] 单云波 . 桥梁桩基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检测解析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1,19(24):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