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探究与讨论
刘思含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410014
摘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精神的体现,更是凝聚员工力量、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石。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效途径。两者的融合,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引领。
关键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适应时代发展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对时代发展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巩固企业发展基础、提升内部管理质量的关键举措。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能够确保国有企业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国有企业员工因部门差异、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1]。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并通过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加贴近实际、更具针对性的思想引导。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也为员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有助于发掘员工的工作潜力,提升他们的职业价值。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员工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从而在工作中展现出更加积极、稳定的态度。
(二)巩固国有企业发展基础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对于巩固企业发展基础具有深远意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能够塑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而这种氛围的营造,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工作情绪。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同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这种理念不仅能够缓解员工在工作中的不良情绪,提升内部管理质量,还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2]。在国有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种融合不仅能够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还能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蓝图中,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是提升企业软实力、增强内部凝聚力的关键一环。而要实现这一融合,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行。党组织作为企业的领航者,需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状态,深入细致地进行数据分析与探究,为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合理安排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在制定阶段性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灵活性。领导人员需以身作则,发挥引导和组织的双重作用,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推动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党组织应深入基层,倾听员工心声,了解员工需求,以员工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逐步完善体制改革方案,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还体现在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生动展示上。领导人员需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现企业独特的文化内涵、精神风貌、管理风格和品牌形象,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使者。同时,党组织应基于基层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需求,综合推进企业发展。通过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结合员工工作态度和项目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基层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忠实拥护者和实践者。在具体实践中,党组织应引导员工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层应当深入基层、走访一线,通过开展定期座谈会、设立意见反馈平台等多样化形式,全面深入了解职工群众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发展诉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员工的切实需要,从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职工福利保障体系等具体措施,切实维护和实现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要注重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摒弃传统说教式的宣传模式,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教学、互动讨论等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企业管理者还应当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保障职工在企业重大决策、改革方案制定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主人翁。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与职工绩效考核、晋升发展等挂钩,引导职工自觉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进取精神。在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过程中,始终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重中之重,确保企业发展成果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职工。
(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与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发展已突破传统的经济实力较量范畴,转向注重企业文化内涵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这种转变要求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系统性地塑造员工的精神品格,构建清晰的战略发展蓝图。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引导全体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共同致力于企业的持续优化与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环节,领导层需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将爱国情怀、团结协作、诚信务实等价值理念有机融入企业文化体系,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这种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属,能够自然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筑独特的文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为切实弘扬民族精神,企业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红色文化专题讲座、革命历史研讨会等,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领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此外,企业还可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员工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场所,通过实地体验与情境教育,加深员工对民族文化精髓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将这种文化自信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从多个层面入手,全方位推进。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也将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期待更多的学者和实践者加入到这一领域的探讨中来,共同推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化英.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路径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 (03): 7-9.
[2]张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路径分析 [J]. 中外企业文化, 2023, (11): 129-131.
[3]刘皇君.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思考与研究 [J]. 中国煤炭工业, 2023, (11):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