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程思政中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与实践

作者

杜李苹 侯晓娟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重庆  402247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战略部署,为职业教育改革锚定新坐标。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政策进一步明晰建设方向,推动职业院校深化育人实践。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群以“双高”建设为引擎,系统推进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教师作为育人实践的躬耕者,其思想政治素养深刻影响着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深度与效度,锻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的师资队伍,已然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课题。

二、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一)决定思政元素融合效果

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师的政治认同、价值观念与法治素养等是构成融合效度的决定性要素。若教师思想政治素养高,就能更好地理解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精准识别专业知识与思政内涵的共振点,将其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反之则可能导致融合牵强附会,易陷入机械化嫁接,导致育人目标虚化。

(二)影响学生价值观塑造

教师作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其思想政治素养是构成学生价值认知的数据源,言行举止对学生价值观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专业教学场域中,教师具备“一贯正确”的思想政治素养,能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三、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策略

(一)加强学校规范监督与约束

学校建立完善的监督审核机制,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制定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规范和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融入思政元素,并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促使教师重视思想政治素养提升,认真落实课程思政教学任务。

(二)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线上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感,使其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

(三)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我提升

教师应注重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与提升。通过“一中心三阶段”教师行为守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时刻注意自身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结合自身科研和前沿科技,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教学内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不断提高自己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能力。

五、课程思政中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实践

(一)基于课程特色融入思政元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控制》课程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为课程思政目标。教师需深入理解课程特色,从行业发展、岗位职责、企业标准等七个维度挖掘思政元素。结合地方特色,将“轨道交通安全运营”这一城市交通发展的核心要求,细化为可量化的育人指标,引进企业导师,深度挖掘列车运营车辆的工作实绩,着重研究“轨道车辆电气系统维护”与“轨道交通特有的安全责任”,详细梳理知识、技能、素养的融点、触点和育人的结合点,完善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后文化育人环境,让学生了解行业背后的精神内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进一步提升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通过教学实施提升素养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身素养并落实课程思政。如上好开学第一课,通过介绍专业特色及发展,激发学生家国情怀,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能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用创设情景、小组探究等多元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等,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中,能更好地把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开展“轨道现场思政课堂”,组织师生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深夜维保”跟班学习。通过观摩车辆段的电气设备夜检工作,让教师亲身经历“凌晨 3 点的线路巡检”,将“每一次巡检都关乎乘客安全”的责任认知,转化为课堂上的思政素材。邀请企业导师驻校开展“师徒结对”,共同打磨“单轨列车走行部电气故障排查”等教学单元,提炼“山地城市轨道交通特有的工匠精神”。

(三)借助评价反馈持续改进

构建“四维联动”评价模型。学生评价聚焦“是否通过课程增强服务轨道发展的职业认同”;企业导师评价侧重“教师是否能将‘轨道电气设备国产化与‘科技自立自强’精神相结合”;学院督导评价关注 思政元素与地方轨道实际的贴合度”,如是否结合了轨道交通沿线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课程实训教学模块,采集学生在“列车电气系统应急演练”中的响应速度与协作数据,间接评估思政教学成效。每学期课程组召开“轨道特色思政诊断会”,针对“车辆牵引系统调试”等特色教学内容,组织教师、企业教师、学院“课程思政研究小组”成员共同研讨,形成具有区域辨识度的素养提升闭环。

六、结论

课程思政背景下,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是实现职业教育育人目标的关键环节。通过学校加强规范监督、强化教育引导以及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努力,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专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未来,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仍需持续关注和改进,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应进一步扩大相关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为更多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金项目:本文是 2021 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Z21328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杜李苹,1986 年 12 月,女,汉族,重庆开州人,本科,副高,方向:电气控制,单位:;

侯晓娟,1983.9-,女,汉族,重庆市,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工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