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王飞

金华市技师学院 322000

引言: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和学校合作,利用产业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的教育模式。产教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能够帮助学校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而在这一教育模式下,学校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还需要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

(一)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传统产业也在加速升级改造,这对技术人才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使教师及时掌握产业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教学中,从而为产业发展输送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推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

“双师型”教师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力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优质的职业教育环境能够培养出更多受企业欢迎的人才,进而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长久发展注入活力。

(三)促进“双师型”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接触企业实际、参与项目研发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实践技能和教学水平,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与企业专家的交流合作也能拓宽教师的视野,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成为兼具教育教学能力和行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应用策略

(一)增加“双师型”教师选聘渠道

职业院校在选择教师的时候不能只是面向高校进行招聘,同时也可以聘用一些企业、社会上比较优秀的专业型的技术人才。比如聘请专家参与到教学中,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技术类的技巧,以及工作实践当中的经验。上级的相关部门要充分的考虑职业院校对人才的需求,还要提供人才引进的相关策略,从而使优秀教师获得其应有权益。

(二)增强校企技术交流、合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校企协同合作是产教融合的核心,也是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应当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发挥其各自优势,实现校企人员相互交流,共同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和目标。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项目研发等活动,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我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应选派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或者管理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分享企业的实际案例和技术成果。

(三)搭建科研创新与实践平台

聚焦行业技术需求,联合行业领先企业共同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承担重大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同时,创建名师工作室,发挥技能“传帮带”作用。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搭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院校应当对实践教学平台加大投入,打造一个和企业实际生产相匹配的实践基地。

(四)开展高质量的企业实践

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目的是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为教育教学提供更贴近实际的内容。职业院校应当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高质量企业实践,明确此次实践的具体目标,例如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以便更好地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需求。细化企业实践考核细则,并加强多方联动监管。

(五)构建分层分类培育体系

在对教师队伍进行长期规划的过程当中,可以把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队伍当做是重点内容来完成,并且要建立工作章程,进行校企双方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要完成培养和培训的任务,制定更加严格的制度,让教师个人的发展,还有学校以及企业的发展,相互之间能够对接起来,同时,学校以师德为先导,聚焦教师能力提升,分层分类培育,实施补短育强的相关工程,构建高水平人才梯队,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实现师德师风、教学基本能力等培训内容全覆盖。

(六)推动课程与教材改革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与教材改革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课程需要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及时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开发多元主体合作的新形态教材。教材要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开发项目化教材,吸纳行业最新成果。通过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教材形式的多元化创新以及协同保障机制的建立,课程与教材改革能够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清晰的内容框架和实践路径,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步提升教学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

结语: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通过这些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可知,这些创新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打破合作壁垒。只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不断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琳 . 产教融合赋能“双师多能型”师资队伍培养的对策与路径 [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7(20):73-75+89.

[2] 李晓娟 .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研究[D]. 南宁师范大学 ,2022.DOI:10.27037/d.cnki.ggxsc.2022.000137.

[3] 郎娟芳. 产教融合背景下X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D]. 信阳师范学院 ,2022.DOI:10.27435/d.cnki.gxsfc.2022.00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