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技术应用
法坤
身份证 37030419840912583X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住宅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对建筑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填充墙砌体工程作为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空间分隔、围护结构等关键功能,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住宅的安全性、舒适性与耐久性。
一、填充墙砌体工程技术概述
1.1 技术原理
填充墙砌体工程以非承重墙体形式存在于建筑结构中,主要起分隔室内空间、围护建筑外围的作用,不承担建筑的竖向荷载。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砌块与砂浆的组合,形成稳定的墙体结构。砌块作为基本单元,依靠砂浆的粘结力和摩擦力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在砌筑过程中,遵循错缝搭接、横平竖直的原则,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填充墙与主体结构通过拉结筋等构造措施相连,增强墙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1.2 常用材料
填充墙砌体工程常用材料主要包括砌块和砂浆两大类。砌块材料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烧结空心砖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轻质、保温隔热性能好、吸音降噪等优点,常用于对保温节能要求较高的住宅建筑;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强度较高、耐久性好,适用于一般建筑的填充墙;烧结空心砖则具有较好的装饰性和传统建筑风格的适应性。砂浆作为粘结材料,分为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等。水泥砂浆强度高、耐久性好,适用于潮湿环境;混合砂浆则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等材料,改善了和易性,便于施工操作,常用于室内干燥环境的填充墙砌筑。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和适用场景各不相同,在实际工程中,需根据建筑功能要求、环境条件和经济成本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填充墙砌体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1.3 技术优势
填充墙砌体工程技术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在减轻结构自重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实心黏土砖墙体,轻质砌块的使用大幅降低了墙体重量,从而减少了基础和主体结构的荷载,降低了建筑成本。在空间利用上,由于填充墙不承重,可根据使用需求灵活布置,实现室内空间的自由分隔和调整,满足住户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在节能环保领域,新型保温隔热砌块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了建筑能耗。许多砌块采用工业废料为原料,如粉煤灰、煤矸石等,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技术门槛较低,便于组织施工,能有效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为住宅建筑的快速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1 常见问题分析
墙体裂缝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涉及材料、施工和环境因素。材料方面,砌块干缩率过大、砂浆强度与砌块不匹配,易导致收缩裂缝。施工时,砌块未提前充分湿润、一次砌筑高度过高、未按规范设置构造柱和圈梁,会削弱墙体整体性,引发裂缝。在气候干燥地区,若砌块含水率过低,砌筑后迅速失水收缩,极易产生竖向裂缝。砂浆饱满度不足同样常见,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如铺灰不均匀、挤浆不密实,导致水平和竖向灰缝饱满度难以达标,影响墙体防水、隔音性能及整体强度。
2.2 解决策略探讨需从多维度入手。
在选材上,应采用干缩率低、质量较好的砌块,控制其砂浆配合比,提高砌块配比一致性的同时,提高砂浆强度与砌块强度相一致的配合比强度。在操作方式上,应完善作业方式,砌块砌筑前满足技术规定,保证其砌筑前浇洒水 2~3d,控制每日砌筑高度不得超1.5m。砌块施工应“三一砌筑法”,确保砌体砂浆饱满。在构造上,应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构造柱、圈梁和拉结筋的设置,墙体门窗洞口上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以上措施同时应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督管理,并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查制度,对关键性工序予以旁站监督,加强质量培训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从源头上控制质量问题发生率,保证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技术应用的优化与发展趋势
3.1 技术优化措施
首先,在材料进行优化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新型轻质高强材料,如纤维增强混凝土砌块等,不仅能够减轻墙体的重量,减轻基础及房屋结构的受力,节省工程造价,而且还能够提高墙体抗压强度。然后开发一种高粘结、低收缩的新型砌筑砂浆,提高砌块的粘结力度,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墙体裂缝现象的发生,新型的聚合物砂浆能够提高砌体抗裂性能,从而确保墙体的整体性。其次,在施工方法上进行优化。可以通过先进的施工机械,例如运输砌块的机械等提高砌筑墙体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新型工业化预装式的施工工艺,先在工厂中对砌块进行预加工、预制拼装的部分墙体现场吊装拼接,从而大大缩短工期,减少了施工现场湿作业质量的不稳定因素,如现场安装预制加气混凝土墙板,误差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且施工效率比传统的施工方式要更加高效。此外,在信息化管理方式上,充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即 BIM 技术进行建筑的模拟建造,提前进行模拟施工,以便于施工时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防止施工中的冲突,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等。
3.2 展望发展趋势
建设绿色环保的建筑是主流趋势。随着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绿色建筑的建设理念深入,填充墙砌块的建筑工程将会更多地使用那些绿色的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例如用工业废品生产出的再生砌块,节约了大量天然的资源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将增加填充墙的隔热保温的性能,使用保温与围护结合为一体的砌块,从而达到节省建筑设计建筑的能源,符合建筑设计中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智能化也成为填充墙砌块建筑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填充墙砌块建筑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智能化的传感器,使得我们可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做到时时监测填充墙砌块建筑的安全保障问题以及温度和湿度等问题。从而很好地在填充墙砌块建筑工程中体现出智能化的运维管理。例如,将位移传感器装在墙体的重点位置,对我们建筑物的墙体受力变形问题进行时时的监控,当墙体出现质量问题和危险性时我们可以及时发出警告,提醒业主关注这些问题的发生,以尽可能避免损失的扩大化。同时在我们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将会用到大量的装配式建筑,我们填充墙砌块建筑工程将会向更加标准化,更加快速便捷的模块化建筑方式发展。
结语
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生态与景观效益。当前施工组织、质量管控、技术应用及养护管理等环节的问题,制约了行业发展。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完善质量体系、推广生态技术、强化养护管理等措施,可有效提升工程品质与可持续性。未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应用,风景园林施工将朝着精细化、绿色化方向迈进,为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玉光. 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49-50.
[2]孙文明.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