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议题式教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分析

作者

芦红丽

北京市长阳中学 102488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法律意识的重要载体,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单纯的知识灌输已难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参与、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当前,如何将议题式教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提升课程实效性,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具体教学实践,深入探讨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效果,旨在为相关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1 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价值

议题式教学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提出真实、具体且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该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议题式教学能有效连接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内化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通过多元视角的探讨,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培养了责任感、正义感等核心品格,提升综合素养。

2 议题式教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的设计与实施

在具体实践中,将议题式教学融入大单元设计需从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统筹考虑。首先,课程目标应明确学生在道德认知、法律理解和行为实践方面的成长需求,确保议题设置紧扣核心素养。其次,内容选择上需围绕社会热点、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如校园安全、环境保护、诚信建设等,提升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教学策略上,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样化形式,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形成多维度的认知结构和价值判断。

3 议题式教学的实践成效分析

通过对多所初中开展议题式教学的观察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思维深度。学生普遍反映议题紧密贴合生活,激发了自主学习和探究兴趣。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增强,能够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法律意识明显提高,能更好地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反馈指出,议题式教学改善了传统课堂的单向灌输模式,增强了师生互动,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议题式教学虽然优势明显,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教师的议题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效果;其次,部分学生在主动参与和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讨论深度;再次,时间安排与课程进度的协调存在困难,部分议题难以深入展开。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升议题设计与课堂管理水平;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合理规划课程节奏,确保议题讨论有充足时间并有效衔接后续内容。此外,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和形式,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进一步优化议题式教学实施效果。

5 议题式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实践推广

未来,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议题式教学不仅需要继续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还应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丰富议题库,结合时代热点和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如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能够增强课程的现实意义和吸引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强化。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应具备开放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建立专业化、常态化的培训体系,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教学研讨,形成高素质、富有创造力的教师团队。此外,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议题式教学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和制度保障,鼓励各校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议题式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实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和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节奏和风格。

6 结论

议题式教学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增强了课程的现实针对性和参与性,促进了学生道德认知与法律素养的显著提升。通过实践验证,议题式教学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度,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突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局限,推动课堂教学向更加开放、互动和探究的方向发展。尽管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教师能力参差不齐、时间安排紧张等挑战,但这些问题通过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缓解。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议题式教学有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助力培养具备责任感、法治意识和社会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未来的发展应继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创新与传统优势的融合,推动议题式教学体系化、规范化和个性化发展,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注入持久动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教育前景。

参考文献:

[1] 豆存萍 .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J]. 新课程 ( 中 ),2019,(01):148.

[2] 蔡军 .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的探讨 [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06):85-88.DOI:10.16194/j.cnki.31-1059/g4.2019.06.021.

[3] 李萍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D]. 曲阜师范大学 ,2020.DOI:10.27267/d.cnki.gqfsu.2020.0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