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技术的内科护理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研究
石青青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316111
摘要:构建基于AI技术的内科护理教学模式及其应用效果,通过在内科护理与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整合AI技术,构建了智能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践,个性化学习支持及临床思维训练的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及临床思维能力,是培养适应现代医疗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AI技术;内科护理;教学模式;临床思维训练
引言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局限传统教学模式对临床的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局限。AI技术的加入,有助于内科护理教学改革,构建更高效,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本研究将AI技术融入内科护理与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之中,以探索构建新教学模式的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一、AI技术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智能教学资源
当前,基于AI的智能教学资源已逐渐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例如智能教材中的多媒体元素,动态案例以及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内容的形式呈现。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辅导系统能够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即时学习支持。然而,现有智能教学资源在内容深度与广度上仍有待拓展,尤其在与临床实际案例的紧密结合方面存在不足。
(二)虚拟仿真实践
虚拟仿真技术利用AI创建高度逼真的临床护理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如虚拟病房模拟内科常见病症的护理流程,学生可在其中练习病情评估、护理操作及应急处理。但当前虚拟仿真实践系统在场景的复杂性与灵活性方面还需改进,难以完全模拟真实临床情境中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
(三)个性化学习支持
AI技术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与建议。例如,学习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薄弱环节推送针对性的学习资料与练习题目。不过,目前个性化学习支持在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发展的个性化关注上还不够精准,缺乏对学生临床决策思维过程的深入分析与引导。
二、基于AI技术的内科护理教学模式构建
(一)智能教学资源整合
收集整理内科护理与健康评估领域的临床案例,利用AI技术进行案例筛选与分类,构建动态案例库。将案例与课程知识点紧密结合,制作成智能课件,嵌入动画、视频、3D模型等多媒体元素,直观展示内科病症的病理生理过程、护理评估要点及操作流程。例如,在讲解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时,通过3D模型展示心脏的结构与病变状态,配合动画演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复杂的医学知识。
(二)虚拟仿真实践平台搭建
开发基于AI的内科护理虚拟仿真实践平台,设置多样化的临床场景,包括常见病症护理、急危重症抢救及并发症处理等。利用AI算法模拟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根据学生的操作表现实时调整场景发展。例如,在虚拟病房中,学生对模拟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后,AI系统根据评估结果改变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症状表现,引导学生作出相应的护理决策,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变能力。
(三)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构建
建立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系统,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课程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表现等。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学生的学习模式与知识掌握程度,为每位学生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根据报告结果,为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计划,包括针对性的知识点讲解视频、练习题及拓展阅读资料等。同时,通过智能辅导系统为学生提供实时答疑,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其个性化学习发展。
三、基于AI技术的内科护理教学模式应用意义
(一)提升教学质量
借助AI技术的强大功能,深度整合并构建起一套集多种元素于一体的多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教学内容的呈现不再局限于传统形式,而是通过智能教学资源,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有机融合。以讲解内科复杂病症为例,智能课件中嵌入的3D模型能够直观展示病变器官的内部结构,配合动态的病理生理过程演示动画,让原本抽象晦涩的知识变得鲜活易懂。虚拟仿真实践平台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学生可在模拟的临床场景中反复练习护理操作,从病情评估到具体护理措施的实施,每一个步骤都能得到即时反馈与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全方位优化的教学过程,从知识的输入到输出,都做到了精准高效,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最终效果。
(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
创新性地将临床思维训练体系深度融入教学环节,借助AI技术对学生在分析病情、诊断推理以及制定护理方案过程中的思维轨迹进行精准捕捉与深入分析。
当学生面对复杂临床案例时,AI系统会根据其思考路径和提出的观点,从逻辑合理性、知识运用准确性等多维度给出详细反馈与专业引导。虚拟仿真实践平台所营造的高度接近真实临床情境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学生在应对模拟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时,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并调整护理策略,这一过程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实践应变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真正踏入临床护理岗位时,能够快速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需求。
(三)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依托先进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海量行为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从课程学习时间的长短、作业完成的质量与效率,到考试成绩的波动以及实践操作中的具体表现等,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学习模式和知识掌握程度。基于这些分析结果,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专属的学习计划,推送针对性极强的知识点讲解视频、适配的练习题以及拓展阅读资料。智能辅导系统还能随时响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不同学习进度、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自我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论
通过本研究构建的基于AI技术的内科护理教学模式,整合智能教学资源,搭建虚拟仿真实践平台,构建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以及融入临床思维训练体系,有效提高了内科护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及临床思维能力。该教学模式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为培养适应现代医疗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了一个创新的路径。但是该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还需进一步完善智能教学资源的内容质量,虚拟仿真实践场景的真实性以及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精准度等。这些问题将在未来研究中持续关注,不断优化基于AI技术的内科护理教学模式,促进护理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婧梅, 徐丽莉, 罗俏玲. 基于虚拟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22, 20 (32): 4600-4602.
[2]吴丽平, 周杰, 朱慧芳. 知识可视化技术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6 (03): 5-6+21.
[3]戴富芳.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培训, 2021, (09): 61-63.
[4]黎列娥, 李国萍, 张颐蓉, 阳世伟. 虚拟现实技术在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运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31 (06):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