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汉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郝少奇 甯金梅
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 西藏左贡县第一幼儿园
汉语文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二语言,学习语言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存在困难。阅读教学目的是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的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并在学习语文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法、习惯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2] 因此,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拓展教学渠道和遵循教学规律,秉承核心素养教育思想,构建新型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促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发展。
一、汉语文教学现状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试教育的原因致使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讲解文章为主,学生被动式的听讲和做笔记。部分老师认为阅读训练越多,学生积累经验越多。于是阅读课节奏设计得特备快,而且阅读课教学中发题目、做题目、讲题目,致使学生的文本感悟与体会、揣摩与玩味、鉴赏和谈及缺乏。学生由于阅读教学枯燥逐渐学习兴趣降低,阅读教学的意义也逐渐丧失。阅读教学材料仅限于课本教材是该校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另一个桎梏。阅读课教学中出现学完一篇文章后下一堂课又是这篇文章教学,重复讲解、解构文本,导致学生对于阅读内容乏味,新颖材料无法进行阅读和引导,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目前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微博、微信感兴趣,尤其是图片、音频和短视频的几十个字的表述,对于现有长篇文字则兴趣不大。
目前该校高中现代文阅读忽视对于教材对于学生阅读技能提升作用发挥,教学内容侧重应试答题技巧传授。为了文本阅读答题精准化,课堂教学以理念高考真题的现代文文本作为教学资料。可是这种阅读课教学完全肢解了阅读审美状态,标准化阅读题答案,实际上违背作品丰富性解读原则。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阅读教学应当是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开展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试,使学生终身受益才是我们更长远的目标,并不仅限于当下的高考。[3]
该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浸泡在题海里,学生如果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难以实现。此外,按照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要求,该校学生周末有时间在家持手机看视频、看微博,网络书籍以电子书为主,网络书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生缺乏正确的是非辨识能力极易被吸引。学生缺乏必要的纸质版课外读物,导致鉴赏水平和汲取名篇内容渠道十分有限。此外,家长给学生购买何种读物适合也比较困惑,同时有的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对于学生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学生阅读中外名著资源少。该校虽然图书馆馆藏书籍很多,但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比较少,电子阅读设备不足,更加阻碍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学生层面
1. 强化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因此,学生要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将新知识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新的认知结构。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口头语言和学生听觉的功能,激发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注意力、想象力等。它对其它学习环节——复习,练习、实验等确实起着主导的作用,指示了学习方向,阐述了基本内容 ; 提示了方法。[4]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直接引入到阅读文本中的建构世界,直接性体验文中内容和情感。如果学生对于文本产生兴趣,学习获得感提升,自然而然地爱上阅读。教师则注重自己教学位置,采取一定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阅读的欲望,帮助他们养成爱阅读习惯。例如,该校王老师成立兴趣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交流感受,通过朗读、演讲和话剧方式,促进课堂阅读阅读高效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里获得知识。
2.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不同的阅读材料蕴含着不同的思想和情感,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各具特色。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文本的作者简介、背景知识进行自行预习教师引导学生以诵读方式感悟诗歌类的美感,体会文本的魅力。正如崔旭艳说,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翱翔在文学的海洋里,从而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整体感悟 、 理清思路、体验情境、 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并快速提高阅读能力。[5]
(二)教师层面
目前,西藏高中生在对于阅读文章的文本理解、概括、筛选信息、判断和语言组织等方面存在学习短板,尤其是提炼能力和推理能力方面良莠不齐。[6] 针对此类问题,根据国内学者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实际,任课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开展教育。
1. 建立宽松的教学环境。目前,阅读教学评价以高考标准为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空间,缺乏课堂多元对话。因此,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促使学生合作探究,学生以独立个体发出信号,进行平等对话。例如,我们一起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的学生认为是徐志摩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有的学生认为是徐志摩对于真挚爱情的渴望,有的学生说是徐志摩对于过往留学生活的怀念。课堂中学生不同的理解给予正向评价,尊重学生不同的文本理解,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实现多元化评价阅读效果。
2. 提高语文教师综合能力。教师要注重课堂中学生阅读技巧的讲授和文本素材的选择。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对比法进行阅读教学。杜甫《登高》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进行诗词对比。学生初学杜甫诗词感觉诗词的秋景和登高,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情感变化,最终作者登高后的慷慨悲壮之情。 马致远的作品则是一首小令。马致远通过寥寥几笔的景物描述,一种凄凉冷落气氛跃然纸上。学生通过了解作者背景和诗境内容。表达作者漂泊天涯的旅人愁思。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牧区,传统的语言思维习惯制约着阅读能力提升。[7]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文本诵读和练习普通话。“学生要不断诵读,进入情境,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8] 目前,该校高中生诵读时整体语速较快、语调平且喜欢拖长音。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背景不是很熟悉,共情能力和情感领悟力不强。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关于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内容的能力,讲述诗词的意象和表达方式。此外,目前高中生对于教师退选的文本或者名著不愿读,相反对于不利于健康成长的《十宗罪》《鬼吹灯》《白珍珠》《盗墓笔记》等书籍非常着迷。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慎重选择文本内容,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能力和研究学生心理状态。比如《平凡的世界》《活着》《围城》《傅雷家书》等都是不错的首选书籍。该校任老师以任务型阅读方式让学生沉浸阅读海洋,思考阅读《平凡世界》的主人公和情节发展系列问题。
有人说,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是爱而不得,只有以身殉职才是高尚的爱情。一个是省报记者,一个是煤矿工人,两人身份差距很大,结婚了,也是悲剧。田晓霞的死相对于两个人的爱情被现实生生的撕裂而言还是不错的:爱情败给命运总比爱情败给世俗要好。你是如何看待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呢?
徐富贵从地主家少爷到被抓壮丁,直至后来身边至亲一个个接连死去,他仍旧乐观地和老黄牛相伴。你是如何看待富贵活着的意义和内心想法?
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外,对于挖掘文本的内涵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起到积极作用。教师同时要适应学生心理,选择性进行文本解读技巧讲解,吸引学者注重课外阅读。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高中阅读教学不仅在讲授范文的主旨、含义和意义,更是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树立正确价值观。教师上好阅读课要从学生年龄、心理、认知各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类型阅读体裁、多样化的阅读技巧和融入互联网教学资源,才会逐步提升汉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1. 郝少奇,男,汉族,研究生,教师甯金梅,女,汉族,本 科,
本课题为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教育系统 2024 年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项目编号:NQJYKTYB202406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倪天娇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2021(01) 下旬
4. 快资讯 . 重温经典 | 王策三 :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EB/OL]https://www.360kuai.com/pc/92bfedb0ae62fc584?cota=3&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5. 崔旭艳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J]. 语数外学习 . 高中语文教学 .2014(5)
6. 王富珍.2016 年西藏自治区高考汉语文学科评卷分析报告[J].西藏教育 .2017(1)
7. 永金 . 西藏汉语文教学研究 [J]. 知音励志 .2016(3)
8. 戴建英 .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初探 [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