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赋能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优化研究

作者

明瑞祥

荆州市荆州小学434020

引言

在如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育承担着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运动能力和体育素养的重任,其本质属性是基础性、趣味性和综合性。在开展小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依靠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教给学生最简单的运动技巧,从而为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如今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深入挖掘信息技术能够怎样优化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信息技术支撑的小学体育教学发展

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促使小学体育教育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其核心目的在于全面优化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推动教学方法朝着多元化和趣味性方向发展。在此大环境之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精确化引导变得可行起来。教师能够按照个体差异定制专属教学计划,进而形成涵盖“教、练、赛”的系统化育人框架。信息技术的应用冲破了以往的时空局限性,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团队协作水平得以加强。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线上互动平台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学生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样就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学习氛围,而且也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变得可行,各个学校可以互通校本体育课程,既能保持各自的特色,又能借鉴优秀的范例,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2 信息技术赋能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2.1 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生学练动作精准监测

体育教学里,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有着明显的动态特性,优秀或者低效的动作瞬间常常难以被完全记录下来,传统的语言叙述方式很难准确地表述动作细节。依靠摄像设备的回放、定格以及慢速播放等功能,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不足之处。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清楚地表现那些肉眼不易察觉的技术要素。在教授“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这一课程的时候,如果学生出现了触球部位不正确或者落点错误之类的状况,老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录制并显示相关的动作片段,从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通过延长观察时间以及拓宽空间维度的方式来进行精准的改进工作。这种做法既有益于改善学生的技术动作规范化程度,又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对运动技能的认识和把握。

2.2 信息化智能穿戴设备的辅助功能研究

体育教育实际当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运动安全方面的问题。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动态健康状况,仔细剖析运动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点以及其成因,进而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手段。借助智能穿戴设备,教师可以及时搜集并汇总学生的生理指标、活动路径等有关数据,从而为开展个性化的指导给予可靠的数据支撑。凭借心率检测、步频分析、能耗计算这些功能板块,教师能够准确评判学生的运动量和训练成果。利用 GPS 定位技术,教师还能形成学生运动轨迹的模型,以此来加强教学的效果。依靠大数据分析平台,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数据加以处理和解析,有益于全面认识个体差异的特性,为制订合理的训练方案奠定稳固的基础。在教育实践中,智能穿戴设备凭借声波和振动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即时回馈支撑,帮助他们随时调整运动姿态和速度。该装置借助全方位生理参数搜集和检测功能,在出现异常状况的时候立刻启动警报机制,防止运动伤害。这种设备还能做到师生和家长对于学生课外活动数据的同步获取,推动家校联合育人的模式创建起来,进而改善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成效。

2.3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信息技术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支撑工具,其本质功能是冲破传统体育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约束,更新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方法,促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当中。在拓展型课外体育活动中,依靠信息技术创建的线上运动竞赛形式十分突出,借助跳绳挑战赛来推动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达成任务,并及时把成绩上传到系统平台。这种虚拟竞赛形式冲破了传统实体赛事在时空方面的限制,明显增大了参与范围,改善了整体教学成果。教育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制作数字化健身课程,在线剖析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专项运动前后热身拉伸的方法、营养均衡饮食对于运动表现的影响等,以此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识和提升操作水平。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就要及时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利用学生采集到的运动数据,教师可以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他们合理安排健身计划。而且教师还可以创建包含各种体育项目的线上社群平台,比如足球俱乐部、篮球小组或者瑜伽班之类的。学员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定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且彼此交流运动方面的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的体育认知领域会得到拓宽,团队合作意识也会得到加强,人际交流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给小学体育教育带来很多改变,影响体现在好几个层面上,一是数字化技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显示加上虚拟现实手段大幅度提升课程表现力与互动体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加强课堂参与度。二则是智能穿戴装置应用后可精确收集运动数据,这种精确性有利于给个别学生实施指导,也扩充了课外活动形式,提升了品质,推进体育教学朝向细致化和多样化迈进。在未来创新持续推进之际,小学体育教育或许会完成更深层次的结合与突破,从而给学生全面成长赋予更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韩芳宁 ." 互联网 +" 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 中国新通信 ,2022,24(20):3.

[2] 邬永利 , 张石石 . 信息技术环境下体育教学方式变革的相关研究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0):2.

[3] 苏焕 . 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课程融合的问题及策略 [J]. 教育信息技术 ,2019(1):3.

[4] 诸宏良 . 互联网 + 环境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C]//2019 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