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探讨
胡凤
常州市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全面实施,核心素养培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四大维度,要求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导向的综合育人。教学评一致性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路径,强调教学目标、学习活动与评价任务的逻辑自洽与动态协同。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特点
(一)目标导向的素养聚焦性
核心素养视角下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统领,将抽象素养转化为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节日主题单元中,不仅要求掌握相关词汇句型,更将理解节日文化内涵、对比中外节日差异作为文化意识目标,通过设计制作节日文化手册任务,同步嵌入语言表达准确性、文化理解深度等评价维度,确保教评目标始终围绕素养培育精准发力。
(二)内容整合的主题贯通性
教材以单元主题为纽带,构建语言知识、文化背景与思维训练的有机整体。如动物主题单元中,将动物词汇学习与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相结合,通过阅读动物生存现状文本、讨论保护措施等任务链,实现语言输入与思维输出的同步发展。评价设计紧扣主题逻辑,从信息提取到观点表达分层设标,形成“输入—内化—输出”的完整闭环,保障教学评内容的一致性与递进性。
(三)评价嵌入的动态反馈性
教学评一致性强调评价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目标—活动—评价”的动态循环。例如在购物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观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即时给予“表达流畅性”“策略使用合理性”等反馈;学生根据评价建议调整对话策略,教师同步优化后续任务设计。这种嵌入式评价机制,使教学调整有据可依、学习改进有的放矢,最终实现素养培育的螺旋式上升。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策略
(一)目标锚定:素养导向的三维设计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学以素养为引领,借助三维目标设计达成“教—学—评”的有机统一。以三年级上册《Hello!》为例,教师精心构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的三维目标体系。语言能力维度聚焦基础日常交际用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Hello!”“Hi!”“Goodmorning.” 等问候语,能依据不同场景恰当使用,还能用 “I’m...”“Myname is...” 清晰介绍自己。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反复练习,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性。文化意识维度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化差异。在教学中引入不同国家见面问候方式的小视频,如日本鞠躬、法国贴面礼等,让学生对比中国见面时的握手、微笑等习惯,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交礼仪的多样性,拓宽文化视野,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学习能力维度设计 “文化小使者” 任务。学生自主收集资料,了解一种外国见面礼仪,制作成英文小卡片,在小组内用英语分享。此任务锻炼学生自主探究、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以及用英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情境浸润:真实语境的任务驱动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学借助“情境浸润”策略,把语言学习融入真实语境,以任务推动素养提升。以三年级上册《Thisis my friend!》为例,教师可设计“校园朋友派对”情境任务。首先,创设“朋友介绍角”情境,学生分组准备派对上要介绍朋友的资料,运用“This is...”“He’s/She’s...”“He/She likes...”等句型描述朋友的外貌、喜好等。教师通过示范、纠错,引导学生准确使用词汇和句型。接着,模拟“派对互动”场景,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用英语交流互动,如询问朋友信息“Who’s your friend?”,分享朋友趣事“My friend can...”。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最后,开展“友谊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讲述与朋友间的难忘经历,从情感、品德等角度表达对友谊的理解。整个任务链涵盖课前准备、课中实践、课后总结。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知识,培养合作、表达与思维能力。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各环节的表现,如语言准确性、交流主动性、观点独特性等实施过程性评价,达成情境、任务与评价的深度融合。
(三)评价嵌入:多元主体的动态反馈
在核心素养培育进程中,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学运用“评价嵌入”策略,搭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动态反馈架构。以《My week》为例,教师可开展“一周生活分享会”项目式评价。项目启动时,学生分组规划一周生活展示方案,教师通过课堂巡视,观察学生合作交流情况,记录他们运用“I have...on...”“I often...on the weekend.”等句型描述日常安排的能力。展示环节,邀请其他班级英语教师、家长代表担任“特邀评委”,从内容丰富度、语言表达流畅性等方面打分,同时组织小组互评,让学生说说“哪组的一周生活最有趣”。项目结束后,学生填写自评反思表,回顾自己在资料收集、英语表达等方面的进步与不足。教师整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评委评价,为每个学生建立专属评价档案,既肯定他们在时间管理和生活规划方面素养的提升,也指出词汇运用不够丰富等问题。此外,借助教学软件记录学生展示过程中的语音、视频,为后续优化教学、精准指导提供详实依据。
结语
在核心素养培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核心导向的当下,新译林版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索,为语言教育与素养发展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创新范式。通过目标锚定、情境浸润、评价嵌入与技术赋能四大策略的协同实施,教学评一致性实现了从理论构想到实践落地的关键跨越:素养导向的目标设计将抽象能力转化为具体可测的行为指标,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使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思维发展同频共振,多元主体的动态评价构建了“教—学—评”的闭环系统,而数字技术的深度介入则为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 辛明明 . 指向 " 教—学—评 " 一致性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评价设计分析 [J]. 时代教育前沿 ,2025,7(2):
[2] 刘兰 .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探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43(06):134- 136.
[3] 杨桂芬 .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学评一体化” 的应用 [J]. 亚太教育 , 2024, (10): 156- 158.
[4]王磊青. 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构建研究[J]. 华夏教师,2023, (08): 79-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