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字幕翻译
李卓亚
天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350
电影字幕是视听交际核心组成,在影视作品 “走出去” 中起关键作用,翻译质量直接关乎观众理解与观影体验。当前多模态话语分析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在电影字幕翻译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依托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深入探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英译字幕的翻译策略,分析字幕翻译如何在保留原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适配理论框架,无需为适配新研究目的改造自身框架。虽多模态话语分析拓展了研究范畴,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可直接作为其分析框架。该框架由五个层面系统构成(Martin, 1992),分别为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形式层面与媒体层面。张德禄教授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对这些层面展开探讨,其中媒体层面是分析的基础起点。
二、多模态话语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字幕翻译经验
(一)文化层面的翻译:
文化层面是多模态分析四层次的核心,涵盖作为文化主要存在形式的意识形态,以及作为话语模式选择潜势的体裁(体裁结构潜势)。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意识形态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思维方式、生活哲学与习惯的不同,可能引发对同一内容的理解偏差。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译者需重点考量文化层面,才能充分传递原文意义,帮助异文化观众跨越源语与译语的文化鸿沟。《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改编自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台词与人物承载深厚中国文化,翻译时需充分兼顾中西方文化差异,确保英文字幕准确传递原片文化内涵与语境信息。
例1: 那孙悟空,就一直被压在五行山下。
Since then, Sun Wukong has been imprisoned under the Mountain of Five Elements.
该场景位于电影开篇,讲述齐天大圣孙悟空大战天庭天兵后,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的背景。“五行山” 由如来佛祖五指幻化而成,“五行” 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种中国传统哲学元素。英文字幕通过 “Mountain of Five Elements” 让目标受众理解山的构成属性,但受字幕翻译的空间(幕布大小)与时间(放映时长)限制(李运兴,2001:39),无法额外补充解释 “五行” 在中国哲学中的具体含义,难以让受众完全领会其文化深意。
(二)语境层面的字幕翻译
在具体的语境中,交际要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所决定的语境因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英字幕在语境构建上各具特点:中文字幕常借助人物肢体动作(眼神、表情、手势等)等非语言符号,刻画人物说话风格、凸显人物形象;英文字幕则需依靠语言本身构建语境,确保英文观众准确理解人物关系与故事情节。
例2:毛神,报上名来。
Hairy monster! Announce your name.
玉帝老儿,吃俺老孙一棒。
Jade joker, take that!
江流儿稍长后,常借上街化缘之名到说书先生摊位捣乱,因他崇拜孙悟空,看不惯他人诋毁齐天大圣。上述对话发生在江流儿逃跑途中,他模仿孙悟空语气喊话。中文字幕未加标点,但英文字幕新增感叹号,精准传递江流儿的语气,帮助目标受众把握剧情走向。考虑到江流儿是幼童,话语范围(用词)简单,英文字幕选词也保持简洁。
“毛神” 并非《西游记》中的神仙,而是妖怪,译文用 “monster”避免目标受众混淆 “God” 或 “divine” 的语义;“玉帝老儿” 是孙悟空对玉皇大帝的蔑称,体现其桀骜不驯与对玉帝的不敬。结合前文 “玉皇大帝” 译为 “Jade Emperor” 的语境,受众可明确 “Jade joker” 指与悟空结仇的玉帝,“Joker” 的戏说感强化了玉帝在悟空心中的可笑可恨形象,但遗憾的是未体现 “老” 所蕴含的蔑视意味。
(三)内容层面的字幕翻译
内容层面包含意义层与形式层:意义层受情景语境(话语范围、基调、方式)影响,进而决定话语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与谋篇意义;形式层涵盖形式(语言、图觉、声觉、感觉形式)与关系(互补、非互补关系)。
关系中的强化关系,指一种模态为主要交际形式,其他模态起强化作用,如话剧中图形幕布提供背景信息,声音语言话语作为前景突出核心内容,具体包括突出、主次、扩充三种类型;非强化关系指两种模态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尤其体现在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如录像播放时图像与声音均为必需,具体分为协调、联合、交叉三种类型。
分析电影英译字幕时,内容层面需重点关注字幕传递的信息准确性,同时兼顾逻辑连贯性,助力目标观众顺畅理解剧情发展。
例3:去你的吧。
Mmm, taste pretty sweet to me.
面对天兵天将与玉帝的威胁,孙悟空毫无惧色,反而不屑一顾,译文精准还原其不羁狂妄的形象。“去你的吧” 语气轻松且带戏谑感,与 “快快伏法” 的沉重威严形成强烈反差。从字面看,译文 “感觉挺爽的” 虽未与原文逐字对应,但准确传递出孙悟空打败天兵后对玉帝威胁的轻视,让受众清晰把握剧情起伏。
表达层面的字幕翻译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表达层次可以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语言包括纯语言,即声音和文字,还有伴语言,即音响、音调、字体和布局。非语言包括面容表现、肢体动作、移动动作和比拟。媒体主要通过声音、图像和文字来传达电影的意义。电影的翻译字幕就是这个层面上的文字。在表达上,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中英文字幕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点。中文字幕注重保留原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多用四字词。英文字幕需要通过地道的英语表达来传达原作的文化、情感和意境,才能使目标受众感同身受。对比可见字幕翻译在表达层面的创新,以及如何在提升翻译质量的同时不影响观影体验。
例4:他法力高强,神通广大。
He had magnificent powers beyond belief.
文字幕用两个四字词凸显孙悟空的超强能力,这也是他能打败天兵天将的原因。英文字幕以 “powers” 译 “法力”,可让外国观众联想到钢铁侠、蝙蝠侠等西方超能力英雄,降低理解门槛;“magnificent”(令人印象深刻的)比 “superpower” 更能体现 “法力高强” 的程度;“beyond belief”(难以置信)则精准传递孙悟空 “上天下地无所不能”的形象,且符合外国观众表达习惯。
结语
本研究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对《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英译字幕展开分析,揭示该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重要性与应用潜力。文化层面,英文字幕在目的语文化中有效传递源语文化独特元素,既保留原片文化特色,又助力受众理解剧情,实现跨文化交际;语境层面,英文字幕需灵活适配电影不同场景的话语基调、方式与范围;内容层面,英文字幕在传递剧情、对话等关键信息时准确性较高,但受限于模态特点存在一定局限;表达层面,英文字幕体现译者创新(如还原原文结构),但因中英语言与文化差异,部分文化表达难以在英文中找到对应形式。这提示译者需高度重视语言与文化差异对翻译效果的影响,不断优化字幕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