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作业设计评价为途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作者

翁冰心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学 362300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里,存在教学目标跟课后反馈相脱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一定影响。作业设计评价作为连接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纽带,可及时反馈教学当中存在的盲区,精准对接学生的需求。因此深入剖析以作业设计评价作为途径的教学策略,对于优化教学流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聚焦 “教学 - 作业 - 评价” 闭环,让作业评价反哺教学目标优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里,教学、作业以及评价相互割裂,使得教学目标变得模糊不清,学情反馈滞后,难以提高课堂质量。而“教学-作业-评价”闭环可让这三者形成一种联动关系,借助作业来承接教学目标,依靠评价去挖掘学情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反向优化教学[1]。鉴于此,教师可将作业设计严格依照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课堂教学目标来进行,比如围绕“理解叙事顺序”这一教学目标,设计出“梳理课文事件顺序并且标注关键过渡句”作业,然后再依靠评价去分析学生作业当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是多数学生都漏标了过渡句,那就可判断出教学过程中对于“过渡句作用”的讲解不够充分,从而对教学重点做出调整。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最开始设定的教学目标可以是“了解西沙群岛的风景以及物产,感受其富饶的特点”,并依据这个目标设计作业为“列出课文中描写的西沙群岛物产,并且简要说明其各自的特点”。之后进行评价,如果对作业进行评价后发现,多数学生可列出物产,但是却很难准确地概括出物产的特点,而且对于“总分总”结构的理解也不够到位,那么教师就需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增加“学习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概括事物特点,初步感知总分总结构”的相关内容,并补充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借此有效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

二、设计 “多元分层评价”,用差异化反馈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里,传统的统一作业以及单一评价方式,很难契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容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遭受挫折,因此需要设计“多元分层评价”策略,借助差异化的作业与反馈,精准地对接学生的能力层级,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信心,有效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动力[2]。教师首先要依据学生语文能力的差异,设计出“基础型 - 提升型 - 拓展型”的分层作业,基础型作业着重于知识的巩固,提升型作业侧重于能力的运用,拓展型作业注重思维的拓展,以此保证不同的学生都可获得成就感。紧接着构建“教师评价 + 同伴互评 + 自我评价”的多元体系,教师评价侧重于方法的指导,同伴互评关注表达的逻辑,自我评价聚焦于进步点,依靠差异化的反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为例,基础型作业为“默写课文中描写农夫行为的句子”;提升型作业是“分析农夫‘守株待兔行为存在的问题”;拓展型作业是“改编故事结局,让农夫有新的转变”。之后在评价时,教师针对基础型作业指出书写方面的问题,对于提升型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劳而获”的危害,同伴之间互评拓展型作业的创意性,学生自我评鉴作业的完成程度以及课堂知识的运用情况,借助差异化的反馈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获得针对性的指导。

三、 强化 “过程性评价”,让作业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 “动态调节阀”

过程性评价可把作业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流程之中,及时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以及能力方面的不足,帮助教师灵活调整教学的节奏以及方法,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真实需求。鉴于此,教师需要打破“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模式,把作业评价贯穿到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课前依靠预习类作业评价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明确课堂教学的起始点;课中依靠小组合作、随堂练习等作业评价,实时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课后结合实践类作业评价,判断知识迁移的效果,借助全程性、即时性的作业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节教学节奏、重难点分配以及互动形式,让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为例,课前教师布置“梳理课文中雨来的主要经历”作业,发现大多数学生只能列出事件,却没办法区分情节的顺序,因此在课堂上优先补充“按时间顺序梳理故事脉络”的指导;课中设计“小组合作分析雨来的人物特点”的作业,在评价的时候发现部分小组仅仅依赖原文语句,缺乏分析,为此马上引导结合“雨来掩护交通员、与敌人周旋”的具体情节展开讨论;课后安排“续写雨来的后续故事”的作业,但评价发现学生对“革命背景”的体现不够,那么下次课堂便补充相关历史背景的简短科普,让教学调整更具针对性。

结束语:“教学 - 作业 - 评价”形成的闭环、“多元分层评价”以及“过程性评价”这三方面,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以作业设计评价作为纽带,不仅可使教学更加精准地契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切实落实这些策略,可持续优化教学流程,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靳尔婷 .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下旬刊 ),2024,(08):191- 193.

[2] 薛云云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2,(09):120-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