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作者

贝冰倩

青云实验中学 215236

引言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高中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担负着培养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任,而数学课堂又是这个过程的主阵地。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优化课堂结构,以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策略的探索,对于数学教师而言,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也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一、“三新”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这一点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理想的课程目标也日益需要在富有创造性的课堂实践中得以实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偏向于应试,教学方法的机械化,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没有丝毫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不利的。唯有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才能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二)推动“教”与“学”关系的调整

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形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会做题的好学生”。高中数学要向“教师创造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

(三)普通高中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抓手

数学教学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三新”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改的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传授知识、培养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三新”视野下的数学教学,将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二、高中数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解题能力有待提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高中数学教学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高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困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而得不到解决。所以,在“三新”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当前教师困惑的问题之一。

(二)课堂教学存在不足

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很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或听不懂的问题,常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长期下去,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三新”教育的背景下,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

(三)教学设计缺乏新意

做好教学设计对于上好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好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设计应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每位教师都应参与其中,但是,由于集体教学设计活动的主动性和开放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不愿将自己的好的教学方法或理念与他人分享,害怕失去自己的教学优势,有些教师按照教研组长的教学思路、教案走,没有进行探索和创新。这些问题的出现最终都会导致数学教学设计缺乏新意,没有新鲜的血液。

三、“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路径

(一)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需求

要促进“三新”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的发展,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参加数学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比如,在学习《解三角形——余弦定理》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做一个小测验,然后根据测验的结果,把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习基础好、能力弱的学生;第二类是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一般的学生;第三个层次是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科学、合理地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对于第一层次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多人的讨论,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分析,并采取一带一的教学方法,由优秀的学生来帮助自己,从而使学习能力差、基础差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对于第二水平的学生,教师应将任务型教学法引进,用任务的方法来促使学生主动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解决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三新”教育内容入手,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合理地引进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情境构建,解构抽象的数学知识

新教材中的数学概念一般都比较深奥、比较抽象,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就必须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的情境。以“三角函数”为例,通过创设情境,简化学生的学习流程,使学生对函数图像及有关性质有较深的把握。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三角函数在实际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的情景,让学生探索三角函数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与测量中,如何利用正弦、余弦函数求出建筑物的高、角、距等。通过由建筑设计图面或建筑物实际量测过程,使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在量测、设计与建构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次,教师们还可以用“天文学中的三角函数应用”作为一个例子,来营造情境。比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们演示不同的恒星运动轨迹,让学生体验到恒星的角度、距离和周期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特征,利用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画出不同参数的正弦、余弦函数图像,并进行对比,找出影响最值、周期、交点处的因素,从而加深学生对函数性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书本上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概念,而且还能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强化和提高。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分组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把学生分组,使每组学生的水平和能力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小组分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做组长,带领其他同学去看课本上的函数图像和性质,并进行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合作探究。对于小组成绩差但收集能力强的同学,教师可让他做收集者,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让他把重点信息和知识记录下来。其次,为防止小组讨论主题“跑偏”,教师也要结合教材内容设置数学题,用数学题不断地推动学生“前进”,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探讨知识;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引导、鼓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作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使“三新”教育的要求得以实现。

(四)运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教学方式上,给师生带来了很多新的机会。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能。高中数学中的一些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像是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这些内容往往需要借助图形和公式才能理解,而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好帮助教师达到这个目的。借助Flash、 GeoGebra等计算机软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生动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有直观的认识。比如,在进行立体几何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软件来制作几何变换的动画,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到图形的变化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既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在互动学习中,学生能从视觉与思维两方面获得启发,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另外,信息技术也能促进网络教学的开展,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预习,复习,巩固知识。利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学习材料,自主学习,这样既方便又快速,也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更生动、更有效,在将来的教育中,它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这一技术手段,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结束语: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视角、多样化、全方面地把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中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上述提出的利用数学建模阶梯教学、开展多种问题数学探究活动等措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马书强“. 三新” 背景下高中数学理论教学的多元化路径探究—以“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教学为例[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5(1):129- 131.

[2] 马金凤 , 李玉娥 . 基于“ 三新” 背景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创新[J]. 文理导航 ,2025(2):31- 33.

[3] 陈海泉 .“ 三新” 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天津教育 ,2025(2):23- 25.

[4] 潘东海, 苏妍静. 基于“ 三新” 背景的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理论框架与教学实践 [J]. 求知导刊 ,2025(15):17-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