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思考
陈霞
福建省福清元洪高级中学 福建福州 350300
在新的教学背景和模式下,高中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侧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与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重落实这一教学目标,针对现阶段客观存在的教学问题,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以促进学生多元化、深度思考,提高综合能力,最终实现深度学习。
一、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许多高中生物课堂仍以 “教师讲授、学生听记” 的传统模式为主,教学方法呈现单一化倾向。具体表现为:第一,过度依赖“灌输式”讲授。教师将教材知识作为绝对真理进行单向传输,课堂变成知识的“搬运”过程。学生被动接收大量零散的概念、术语和结论,缺乏对知识发现过程和科学思维方法的体验。第二,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很多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只为得到一个预期的、正确的结论,缺乏自主设计、提出假设、分析异常结果的环节。
(二)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课堂提问常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需回忆知识点,而非进行开放性的、批判性的思考,真正的生生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占比较低。另一方面,学生缺乏选择权与自主权,很少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探究课题、设计学习路径或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其个性化发展需求被忽视[1]。
(三)忽视高阶思维训练
高考综合改革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已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但日常教学仍侧重于低阶思维的训练,对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培养不足。具体表现为:第一,缺乏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训练。教学重点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对“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挖掘不够深入。第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缺位。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学习大多停留在接受共识的层面,缺乏科学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设思辨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思辨性教学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辨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审视生物学议题,基于证据进行逻辑分析和评价,进而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见解。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引入社会性科学议题,组织辩论赛或结构化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与批判中成长、发展。
例如,在学习“基因工程技术”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真实案例创设这样一个情境:“ 某国科学家宣布利用 CRISPR 技术成功改造了一对双胞胎的CCR5 基因,使其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此事引发全球热议。”针对这一情境,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分为“科学家支持组”、“伦理反对组”、“政府监管组”和“公众评议组”,引导学生分组研究,从自身立场出发,搜集关于 CRISPR 技术原理、潜在疾病治疗前景、脱靶风险、伦理红线、各国监管政策等资料。随后,开展课堂辩论,各方陈述观点并相互质询,要求他们结合证据和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思辨讨论,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超越简单的“对错”,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类福祉的边界何在?”“谁有权决定基因的‘好’与‘坏’?”等元问题,并撰写反思报告。
(二)鼓励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更强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探究与创造中掌握生物知识,提高生物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碳循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知识,调查校园环境,测量光照、土壤等条件,并进行创意设计,设计出一份生态园方案(包括植物种类选择、空间布局、如何收集和利用二氧化碳、如何管理废弃物等)。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表达,既加深了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三)设计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高阶思维培育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至关重要,通过实验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计生物实验,引导学生科学思考,并鼓励他们动手操作。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操作为例,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除了温度和 pH,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酶活性?指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步骤,明确自变量( CuSO4 溶液浓度)、因变量(氧气产生量)、控制变量(肝脏研磨液量、H2O2 浓度量、反应时间等),展开对比探究,进而得出结论,总结规律。由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总结能力等理性思维能力。
(四)构建驱动型问题链,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思考,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讲解“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分泌蛋白是怎样合成与运输的?”这一中心问题,然后围绕中心问题提出一系列子问题,比如“分泌蛋白合成场所在哪里?合成之后具备哪些功能?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能量的参与吗?能量又哪里提供?”等。引导学生连续思考,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高阶思维,提高学习能力[3]。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面对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应加快创新教学策略,设计组织更为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推动学生多元化思考,切实提高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志军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高阶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 [J].教育界 ,2025,(16):17- 19.
[2] 田孟学 .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 [J]. 启迪与智慧 ( 上 ),2025,(04):79- 81.
[3] 谢小燕 .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浅析 [J].高考 ,2025,(06):119-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