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形薄壁件的焊接夹具设计
寿加弟
浙江省诸暨市 浙江鹏鸣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311800
为消除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人工操作不稳定等问题,本人因此设计该种圆柱形薄壁工件焊接夹具。通过结构优化与半自动化辅件的集成,使得该夹具显著降低了焊接变形率(废品率由 14.6% 降至 1.8%AA ),并实现了单次装夹20工位的批量焊接能力(单次装夹时间缩短至45秒),与之前的生产圆柱形薄壁工件焊接加工过程相比,设备综合效率由 58% 提升至 92% ,日产能突破 600 件,明显成倍提升了生产力。经公司一段时间内的生产验证,其综合成本降低 43.7% (夹具投资回收期9.8 个月),人工干预频次减少 83% :操作者劳动强度指数及肌肉骨骼疾病等风险明显降低,为企业提升加工质量管控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1、 结构设计
关于圆柱形薄壁工件焊接夹具设计的结构原理:圆柱形薄壁工件为ST12 冷轧钢板料卷制而成,板厚范围为:
,预卷制成型后,需要对焊接口接缝,采用断续焊工艺;由于激光焊接具有非接触式加工特性且热影响小,热变形小、可见性和操作可控性较好,故选用激光焊接机作为加工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全程佩戴专业护目镜以保障眼部安全。
为实现圆柱形工件快速定位,采用圆柱形芯棒作为中心导向基准,芯棒采用 42CrMo 合金钢材质制造,经预先淬火处理后的芯棒硬度设定为 HRC56~59 ,有效提升耐磨性能以防止工件套装或拆卸时产生磨损,芯棒头部加工光滑导向倒角 R2,表面经去毛刺处理后实施抛光处理,确保接触面无划痕,该导向结构设计既便于工件顺利套装又能实现快速脱模。
2、结构组件
结构 1:导向芯棒:选用 42CrMo 合金钢圆棒作为基材,其加工工艺流程按以下步骤展开:首先在锯床上采用外圆夹持方式固定棒料,通过划线定位校准后调整锯条至设定位置实施下料切割,首尾两端根据成品图纸尺寸各预留 1mm 加工余量;完成下料后,将毛坯转至车床工序,使用中心钻在端面加工定位孔,确认装夹精度后使用粗车刀进行外轮廓初加工(预留
热处理变形余量);粗加工完成后实施整体热处理,采用梯度升温工艺将工件加热至 840±10∘C 并保温 30 分钟,经油淬处理后使用洛氏硬度计多点检测,确保硬度值稳定在 HRC52~58 区间且淬硬层深度达
,;热处理后的半成品再次装夹至车床,通过二次校准确保外圆跳动 ⩽0.02mm ,采用硬质合金精车刀进行精密车削,重点控制导向端 C2 倒角的光滑过渡,外径尺寸公差严格限定在 ±0.015mm 范围,底部定位台阶实施直角清根加工以保证轴向定位精度;完成主体精车后实施二次装夹,通过百分表复检外圆同轴度⩽0.02mm ,使用成型刀具完成端面精修及 M8×1.25 螺纹孔加工(包含钻孔、倒角及丝锥攻丝工序),螺纹牙型通过螺纹塞规检测确保符合图纸要求,表面粗糙度 [1] 控制在 Ra3.2 以下;最终加工阶段采用尼龙轮抛光处理尖角毛刺,过渡曲面经 800# 砂纸手工精研,与薄壁工件接触的定位表面经金刚石车刀精车达到Ra1. 6~Ra0.8 镜面效果。
结构 2:夹具主体结构:该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主要由基座板件和定位销轴两大功能单元构成,通过精密金属加工与低温激光焊接(焊接温度控制在
区间)实现组合装配。其中基座板件采用螺栓连接设计,确保易损标准件可快速更换,显著提升维护效率。
结构 3:夹紧块:采用管材与棒材复合结构设计,通过分体精密加工与低温激光焊接(焊接温度控制在 180~250∘C )实现集成制造。
4、结构智造与互换性
结构智造实施策略: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理念,在圆柱形薄壁工件焊接夹具的研发过程中,系统贯彻“设计制造一体化”原则。在设计前端即建立设备能力矩阵数据库,深度对接企业现有CNC 车床、激光切割机及检测设备的工艺参数边界,制定出高度匹配的加工方案。关键组件如导向机构采用 42CrMo/304 不锈钢组合结构,抱紧模块实施模块化设计(模块接口公差 ±0.03mm ),通过标准化定位销孔与组合式压板实现快速换型,换型时间可控制在15 分钟内。 材料选用方面严格执行碳素结构钢、不锈钢等标准,其中耐磨衬套采用青铜材质搭配 PTFE复合涂层,实现径向定位精度 ±0.05mm 。转台机构创新性融合直排式布局与凸轮分度技术,配置伺服电机驱动 20 工位端齿盘分度等装置,实现分度定位重复精度 ±0.02∘ ,单工位转换时间 ⩽1.2 秒。 供应链管理实施双轨制策略:标准件(如 12.9 级内六角螺栓 GB/T 5782、液压接头)通过淘宝、米思米等B2B 平台实施采购,非标组件采用参数化设计
实现快速出图加工。并执行 BOM 数据与 ERP 系统实时对接,工艺参数自动下发至车间数控设备,将产品开发周期压缩至传统模式的60% 。另外对正式实施后续工件夹具零件采办或者制作都是同步进行,所以整体成型的周期也大大缩短,整体实现过程也较快,这也是后期技术设计开发和可持续改进的一个必要条件。
3、实用性
圆柱形薄壁工件焊接夹具设计经过实践验证,自 2023 年投产以来该夹具系统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一、消除焊接变形的问题,成型尺寸稳定,产品同轴度从 0.12mm 提升至 0.03mm ,完全达到 AS9100D 航空质量标准要求;二、工件量产倍增,单次工位产能从1件提升至每次20件,目前产品合格率已稳定在 95% 以上;三、提升成品出厂合格率,充分满足企业的生产计划的需求;据售后反馈,已基本消除外埠客户之前投诉问题;四、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 70% ,操作员工的实操体验感相对轻松,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操作员工的操作培训较为简单,且大大减少受伤几率;并且经财务部门核算,新夹具使单件加工成本降低 42% ,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26 万元。
目前,因产品质量稳定,客户投诉率降低,售后服务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且设备半自动化量产据统计已远远高于原先产量,明显对生产成本有了很大的降幅,充分实现利润空间可视化;后续如果考虑多头多工位设备出台,那产量和利润空间将翻倍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