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陈颖桦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东岗太阳城小学512000
引言
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学科的主要构成部分,既是知识传授的重要媒介,又是文化传承和情感培育的关键渠道,生活化教学理念提倡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作根基,凭借接近现实情境的学习活动来加强语言能力,小学阶段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冲破传统课堂固有的束缚,还会把语文教育从封闭的书本和教室空间扩展到广袤的生活实际场景当中。这种教学形式有益于学生更直接地掌握语言规律,更好地领悟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乐趣,进而激起他们自发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1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研究
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构建教学内容并设计实施路径。这样会明显提升他们的参与度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课程设计侧重于学生的兴趣偏好和实际需求,就更容易唤起他们内心的活力,促使他们自动地投身于课堂实践活动当中。利用节日传统,地域文化之类的主题来进行项目式的学习活动,这样做既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很好地激起他们探寻未知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到核心的语言能力。
1.2 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化教学理念提倡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并运用所学知识。这既增强了课堂互动的趣味性与参与度,又搭建起实践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慢慢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学生要撰写社会现象观察报告的时候,可以依靠已有的语言基础深入剖析有关话题,全面表现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切实加强自身的实践操作与创新思维能力。
1.3 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生活化教学模式依靠多样的生活实践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能不知不觉地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比如组织学生去乡村参加农事体验来说,让学生亲自参加播种,收割等活动,感受劳动的辛苦,珍惜劳动成果,树立崇尚劳动,尊重付出的价值观念。这种实践活动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察觉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2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 构建生活化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感
教育实践当中,创建起多元化的、生活化的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以及加深学科知识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情境的营造冲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既定形式,引领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之中,去体会知识的独特价值。该种教学策略全方位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个体差异,采用模拟真实生活场景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并且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在此期间,学生把理论知识同具体情境融合起来,渐渐形成起知识迁移的能力,这种核心素养不但帮助他们掌握基本技能,而且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还原生活场景以促进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实践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本的领会与吸收。由于部分知识概念较为抽象,给低年级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困难,教师可以营造生活化的场景,把理论知识变成具体事例,从而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能力,碰到饱含深厚情感的作品时,教师应当发挥引导作用,助力学生冲破理解难题,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与思想内涵。针对内容繁杂的篇章,教师可提炼出关键要素,用通俗的方式表现出来,保证学生可以把握文本的整体架构与发展走向。
2.3 开展实践活动,强化亲身体验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之下。实践活动作为核心要素存在不可替代的地位,体现出明显的价值意义,亲身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学生能直观地体会到语文知识同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并优化学习成果。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当地博物馆或者历史文化遗址开展实地考察,依靠现场体验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可以安排户外写生活动,在大自然环境中诱发创作灵感,再用语言文字把所见所感记录下来。这种类型的实践操作既充实了学生的认知角度,又调动起他们主动探究以及努力创新的积极性。
2.4 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研究
多媒体技术所构建的生活场景有着很强的真实性、直观性、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可以营造出沉浸式的教学氛围,其独特的视觉表现形式和趣味性设计。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进而去探究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讲授《纸的发明》这个主题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引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含哪些内容,它们是怎样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课堂教学环节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显示图片或者视频资料。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认识程度,拿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教材《赵州桥》来说,这篇文章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全面表现了赵州桥在设计方面的革新之处,其坚固性,实用性以及美学价值均得到了体现,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水平也得以展现。在教学期间,教师借助多媒体平台展示赵州桥同现代桥梁的对比实例,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其独特之处,进而加深对文章内涵的认知,并拓宽学科视野。
结语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实践能力和优化综合素养等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还原现实场景,安排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并且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等做法能够较好地达到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的目的,营造出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生活内涵并拓展认知范围。在展望未来的时候要继续推动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深入落实,还要持续探寻更新颖的教学办法以及展现形式来给学生的全面成长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夏娜 .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24(Z1):93.
[2]汪家慧 . 捕捉生活美好学写灵动文章——陶行知教育理论下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 小学生(上旬刊),2023(11):94-96.
[3]林林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3(18):63-65.
[4]方香珍.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J]. 亚太教育,2023(12):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