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郭松
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十二中学
摘要:文章以探究学科融合导向下初中音乐学科的教学实践路径为目标,在方法研究中整合学科融合视域下开展音乐教学的挑战,并阐述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初中音乐学科融合教学中的可行性策略进行制定。从结果反馈来看,文章提出了目标明确与形式优化的执行策略,能够给予学生在学科融合导向下音乐学习的明确方向,能够促进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体验丰富,从而助力初中音乐教学取得更理想效果,也为后续初中音乐学科融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学科融合;初中音乐;实践研究
引言
学科融合是一种更科学、更系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科融合强调在教学中对多学科资源内容进行整合,打破单一学科的限制,为学生在学习中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支持。在学科融合理念导向下,可深入挖掘音乐学科的育人特点、育人目标,并结合音乐学科的内容,为学生有针对性的整理其他学科的资源,从而提供音乐学科教育教学的有效辅助,助力学生音乐学习取得更理想的成效。对此,文章主要分析学科融合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挑战,并阐述初中音乐教学开展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初中音乐学科融合的可行性策略,助力初中音乐学科融合教学可取得更理想的成效。
一、学科融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践的挑战
其一,教学资源整合。在开展初中音乐学科融合教学的过程中,多需要教师针对多学科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在多学科资源整合中,同时关注不同学科的知识、不同学科的技能和不同学科的方法,以此来在音乐学科融合教学中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但是从教学工作实际开展反馈来看,多学科的教学资源整合往往具有较大的挑战,会同时包括教材资源、教具资源、多媒体资料等多个方面。教师在资源整合中不仅仅是要充分把握好音乐学科的知识内容,也需要形成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一定认知与一定了解,方能够在学科融合中更精准的完成其他学科的资源内容整合。其二,学生适应性问题。在基于学科融合理念模式开展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学科融合更有利于对音乐教学的形式进行改变。因此,学生在初期学科融合音乐学习中多容易表现出不适应的问题。对此,如何做好学科融合导向下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学生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需要在引导中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科融合学习的兴趣,并同时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从而加剧了教学中的挑战[1]。
二、学科融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践的必要性
其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是初中教育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艺术文学学科。通过在初中教育中落实好音乐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多方素养进行培养,包括但不限于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等。而在学科融合的导向下,除了能够向学生传授音乐学科的知识内容外,也能够对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以此来在多学科知识内容整合的基础上,助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其二,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学科融合模式的构建,更有利于建立起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提高教学的综合性。其中,从传统模式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应用来看,在不同学科之间往往处于彼此孤立的局面,存在着学科之间的壁垒。而通过构建学科融合模式,则能够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形成学生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构建跨学科的互通渠道。同时,学科融合模式的构建也能够在各个学科界限打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身更完整、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助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2]。
三、学科融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践的策略
(一)明确音乐教学学科融合目标
初中音乐开展学科融合教学的过程中,为保障学科融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重点是要做好学科融合教学期间目标的合理确定。在学科融合教学目标确定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从多角度对学科融合教学的目标进行确定,明确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方向。之后,结合确定的学科融合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选择对应的学科,开展学科融合教学,确保学科选择与音乐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发挥好学科融合知识与内容在学生音乐学习中的辅助性作用,促进学生的音乐认知与音乐理解。例如,在《生命之杯》单元中《我和你》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本节课北京奥运会主题曲的主题在学科融合中同体育学科进行融合。在教学中首先确定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其一是带领学生学习分析《我和你》这首音乐作品,感受作品中纯净、质朴、简洁的美,并在音乐赏析与演唱中把握“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和谐主题。其二,教师要求学生表述自身在欣赏《我和你》后的感受,述说自身想法。在体育融合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大屏幕为学生展现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和你》的演唱视频,并同时为学生播放中国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矫健身姿,以及向学生传递奥林匹克精神,融入体育文化、体育内涵,在音乐与体育学科融合中,树立学生的拼搏进取意识。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整理一些其他的体育相关音乐作品作为课外延伸,如《相亲相爱》等。
(二)优化音乐教学学科融合形式
在基于学科融合理念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把握好音乐学科融合教学中的目标外,同样需要针对教学中的形式进行优化。通过教学形式的优化能够带给学生音乐学习中的更好体验,也能够激发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教师地教学形式进行优化需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多关注学生的认知、思考与参与。同时,在教学形式优化中也需要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同样是要保障学科选择与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而后,在形式优化中更多关注学生的体验、认知和感悟,确保学生可以在学科融合学科中收获更好的感受,促进学生在自身参与中形成对音乐知识的深刻把握。例如,在《京腔昆韵》教学中,教师采取学科融合教学方式,可将本节课内容与历史学科进行融合,为学生讲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并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其中,首先确定本节课教学的目标。其一,带领学生欣赏学唱《这一封信来得巧》,带领学生对老生行当的唱腔韵味进行模仿,并能够体会“西皮流水”的有板无眼节拍特点。其二,结合《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学习,向学生传递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之后,进行历史学科融合,可以向学生讲述新中国成立支出工农子弟兵的贡献,在历史与文化的交汇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科融合是一种更科学、更系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科融合强调多个学科知识的知识整合,强调多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在学科融合理念指导下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工作,教师需要确定好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把握音乐教学的要点,以此来具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科融合中其他学科资源与内容的整合,从而促进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内容丰富,优化改善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对此,文章主要从明确目标、优化形式等方面切入,助力初中音乐学科融合教学可取得理想效果,并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成陆萍. 学科融合教学的尝试——以初中音乐与语文融合为例 [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23, (03): 8-9.
[2] 郑凡. “乐动融合”在初中音乐差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J]. 亚太教育, 2022, (12): 28-30.
[3] 董敏华.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J]. 化学教与学, 2021, (20): 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