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冲突的道德法治视角:小学阶段预防与处理研究
李金鸿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福田中心小学,516131
引言
小学校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域,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冲突,从道德与法治视角看待校园冲突,涉及校园秩序维持,也关联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养成,妥善处理校园冲突,可将冲突变成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契机,做到“化危为机”。
1 校园冲突的道德法治意义
校园冲突表面看是学生之间的矛盾争执,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价值。从道德层面看,冲突情境天然就是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现场,学生在处理冲突时要使用诚实、尊重、宽容、责任等道德品质,这就为道德教育创造了真实又生动的教学情境。从法治角度看,校园冲突的处理过程实际就是对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实践教育,它能帮助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体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初步形成法治思维,校园冲突的预防和处理过程,既是道德法治教育的施行途径,也是考察教育效果的实践场所,成功的冲突处理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道德的力量和规则的价值,把外在的规范变成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2 小学阶段校园冲突的预防策略
2.1 强化道德法治教育
预防校园冲突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内在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在日常教学中要系统地融入预防冲突的内容,利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冲突的影响,重点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教会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加强规则教育,让学生了解校园规范的重要性,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树立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将抽象的道德规范和法治原则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行为指南。
2.2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环境育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物质环境设计要体现人文关怀,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设施,减少因为空间拥挤产生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塑造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起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模式。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团体活动等,加强学生之间的认识和信任,创建起畅通的交流渠道,让孩子们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把潜藏的冲突消除在萌芽阶段,校园环境的塑造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参与,形成大家都是冲突预防者的大环境。
2.3 培养学生的冲突解决能力
冲突解决能力属于学生要掌握的生活技能。通过专门的课程训练,教给学生识别冲突信号,控制情绪,表达诉求,寻求帮助等技能,采用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学会“我式表达”等有效的交流方法,还要培养学生求助的意识,让他们明白当自己无法独自解决冲突的时候,就要找老师或者家长帮忙,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预防校园冲突,并且为学生将来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冲突奠定基础。
3 小学阶段校园冲突的处理策略
3.1 构建冲突处理快速响应机制
及时有效响应是避免冲突升级的重要环节,学校应构建分级分类的冲突处理机制,明确各类冲突的处理流程以及相关责任主体,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察觉冲突苗头并介入其中,形成学生干部-班主任-德育处的三级响应网络,以确保冲突在第一时间被妥善处置。而且还要建立冲突记录及分析制度,通过对冲突案例进行反思来不断完善预防和解决办法,快速响应既要注重响应速度,也要保证响应过程的公正性与教育性。
3.2 采用多元调解方法
根据冲突的性质和程度,采取不同的调解策略。针对一般的冲突,可以引导学生用“问题解决会谈”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协商解决办法,对于比较复杂的冲突,可以采用同伴调解模式,培训高年级学生做调解员,协助低年级学生解决矛盾。在调解时,重点不是判断谁对谁错,而是要帮助双方了解对方的感受,找出双赢的解决方法,调解的最后阶段是要达成明确的和解协议,还要建立后续的跟进机制,以保证冲突得到彻底解决。
3.3 加强心理辅导与干预
冲突处理不能只解决表面问题,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冲突中的学生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帮他们处理愤怒、委屈等负面情绪,用个别谈话、团体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冲突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促进他们的成长和社会性发展,对反复发生冲突的学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心理原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也要关注冲突中的“旁观者”,用集体辅导消除冲突的负面影响,恢复班级凝聚力。
3.4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家校合作是校园冲突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家长是孩子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其对孩子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要积极同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定时交流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冲突问题,通过家长会、家访等途径。提升家长对于校园冲突预防与处理的认知,促使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有关教育活动中来,学校还要给予家长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助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塑造孩子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家校联合,共同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这是预防和处理校园冲突的有效方法。
结语
校园冲突的处理是系统工程,需要即时处理与长期教育相结合,每次冲突处理后都要进行教育反思,将冲突变成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培养法治意识的教育资源,完善预防和处理机制后,校园冲突不仅不是教育负担,反而是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机会。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 , 李婉颖 . 新时代德育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与实践要求 [J]. 教育科学 ,2024,40(6):1-8.
[2] 习近平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22.
[3] 艾 大 华 . 绿 色 德 育 阐 释 及 构 建 策 略 [J]. 教 学 与 管理 ,2021(2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