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妊娠期糖尿病的妇产科护理干预体会

作者

尹俊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075700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妇产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参与者共计80人,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孕妇,对照组孕妇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孕妇在住院以后,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给予一般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孕妇则是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性的妇产科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新生儿并发症状况可以看出,观察组有2例低血糖、1例巨大儿,并发症率为3(7.5%);对照组有5例低血糖、3例新生儿窒息、4例巨大儿,并发症率为12(30%),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通过两组孕妇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孕妇在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比较明显,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妇产科护理干预能够控制孕妇的血糖变化水平,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妇产科;护理干预

引言: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1%~5%,妊娠期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其主要是由于妊娠期间胰岛素抵抗所导致。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GDM对母体、胎儿均存在不良影响,尤其对母亲影响较大,会增加其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 GDM孕妇血糖水平升高,可导致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和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GDM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而且在临床上也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择的参与者共计80人,为本院2019年12月-2021年3月间住院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0例孕妇年龄大约在22-28周岁,平均年龄为28.18周岁,分娩孕周在34-41周,平均(36.8+0.3)周。在特定的研究中,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孕妇,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展开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孕妇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孕妇在住院以后,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给予一般常规性的护理。

1.2.2观察组

观察组孕妇则是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性的妇产科护理干预,在具体的护理程序中,进行了如下的工作:(1)注重对孕妇的产前护理干预。在孕妇分娩前,要对孕妇进行全面、详细的健康教育,包括了饮食、心理、胎儿监测、胰岛素用药等方面的知识,让所有的分娩准备工作都落实到位,从而为孕妇今后的顺利生产和有效地提高生产结果质量提供保障。[1]尤其要注意对孕妇的情绪支持,要严密细致地监测和干预,并与之紧密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彻底地缓解她们紧张、焦虑等负面情感,给她们提供必需的精神慰藉和引导,从而形成积极的、正面的精神情感,以便更好地与后面的护理干预和分娩过程相协调。(2)在基础护理上切实做好护士在分娩时的特殊护理。在生产期间,要重点关注孕妇的生命体征的改变,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遵从性,同时要及时地监控他们的血糖浓度,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他们的血糖水平合理控制奠定基础。还要与孕妇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达到准确、高效的护理措施,引导孕妇顺利地生产。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还要进行相关的卫生宣教,让他们明白相应的预防措施。(3) 重视分娩后的监护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注意控制好孕妇的膳食,保证高质量地使用碳水化合物,避免出现葡萄糖代谢异常等问题,让孕妇的血糖水平保持在一个标准的水平。如果孕妇的血糖不能达到标准,首先需要使用胰岛素,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使用胰岛素的用量,同时还要注意合理的使用胰岛素的方法。还要注意对孕妇的口腔、皮肤、会阴部和泌尿系统等部位进行清洁,防止各种感染。建议孕妇尽早下床,以利于恶露排出,促进产后恢复。此外,还要注意给宝宝做好营养的护理,保证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之间。[2]刚出生的婴儿在离开母亲高血糖的环境后,很容易发生高胰岛素血症,此时需要给宝宝适当的补充糖分,避免发生低血糖等症状。并且,要做好婴儿的卫生清洁工作,让孩子的眼部、肚脐部位得到有针对性的照顾,严密地观察、分析、检测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采取实际的护理干预,避免或降低其并发症或副作用。要提倡并引导母亲坚持母乳喂养,尽量早吮吸最好在分娩后30分钟内吸吮到母亲乳头。产妇出院后,要督促并引导产妇定期去相应的妇产科做相关的检查,从而保证产妇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婴儿健康、健康地生长。[3]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变化和并发症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通过[n(%)]进行表示,x2

作为检验验,计量数据通过(x±s)进行表示,t作为检验,P<0.05则表示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新生儿并发症状况分析

通过新生儿并发症状况可以看出,观察组有2例低血糖、1例巨大儿,并发症率为3(7.5%);对照组有5例低血糖、3例新生儿窒息、4例巨大儿,并发症率为12(30%),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详细情况,可见表 1。

2.2两组孕妇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分析

通过两组孕妇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孕妇在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比较明显,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详细情况,可见表 。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又称糖调节异常。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4]据统计,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2%~14.4%,妊娠期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引起,导致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而使血糖升高,引起糖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5]

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患者会出现血糖水平上升的情况,如果不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则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流产的风险增加。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妊娠质量。[6]参考文献:

[1]李连,刘均慧,罗小云. PBL式健康教育及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4, 30 (02): 96-99.

[2]陈瑞兰,卓瑞英,杨丽新.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产妇实施妇产科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探讨 [J]. 糖尿病新世界, 2022, 25 (20): 130-133.

[3]张明英. 妊娠期糖尿病的妇产科护理干预效果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 7 (29): 86-87.

[4]聂秀梅.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妇产科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J]. 糖尿病新世界, 2020, 23 (19): 102-103+106.

[5]郑彩须,周冬妮,吴勃. 妊娠期糖尿病的妇产科护理干预效果 [J]. 糖尿病新世界, 2020, 23 (07): 174-176.

[6]蔡明霞.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妇产科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 7 (07): 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