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绘本的小学英语字母教学实践与探索
邵晓丹
太仓市实验小学高新区校区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字母作为英语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首要内容。然而,传统字母教学常以机械认读、背诵为主,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知识运用能力薄弱。绘本以其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字母与生动的故事、丰富的生活场景结合,为低年级字母教学提供了优质载体。本文以译林英语1B“有趣的字母B”绘本教学课为实践案例,深入分析绘本在字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效果。
二、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选自译林英语 1B(Revision & Extended reading),以“有趣的字母”为主题,核心是字母 B 的绘本教学。教材巧妙整合了学生已学的一年级上册 Unit3(A cherry, please)、Unit8(Put on your coat)和一年级下册 Unit3(I like carrots)的语言知识,通过“复习—新授—拓展”的逻辑,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环节设计涵盖 We can draw、We can chant、We can read 等多个模块,旨在让学生感知字母 B 在单词、句型及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打破“字母孤立存在”的认知,建立“字母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观念。
教学对象为小学一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具有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乐于参与游戏和动手活动的特点。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已掌握部分英语字母的发音与基础单词,对以 B 开头的 bird、butterfly、bee 等单词有初步认知,通过旧知迁移学习 boat、bike 等新单词,知识难度较低。但本课核心句型“B can be a…”、“A biscuit can be a…”涉及字母、事物的联想表达,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组织与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是教学中的主要挑战。
三、基于绘本的字母B 教学实践设计
(一)教学目标定位
结合教材要求与学情特点,本课设定三维教学目标,兼顾知识掌握与能力、情感培养。
1. 知识目标:掌握 boat、biscuit 等 9 个新单词,熟练运用“B can be a…”等3 个核心句型,理解并朗读关于字母B 的绘本故事。
2.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句型描述字母B 的联想事物、饼干的创意形态,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字母B 的踪迹,提升语言表达与知识迁移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字母世界的趣味性,激发英语学习热情,培养主动探索、创新想象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本课教学重点为新单词、句型与绘本故事的掌握,难点为句型的灵活运用及“字母与生活关联”的认知建立。为突破重难点,教学设计围绕绘本展开,通过“情境创设—活动驱动—生活联结”的路径,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1. 绘画引新知,降低学习难度:在 We can draw 环节,教师通过简笔画将字母 B 转化为 bee、butterfly 等具象事物,让学生直观感知 B 与事物的关联,同时自然引出新单词,避免机械记忆。
2. 吟诵固句型,强化表达记忆:将核心句型编入节奏明快的歌谣(如“B, B, B can be a bee…”),通过集体诵读、拍手打节奏等形式,让学生在韵律中熟悉句型结构,降低表达难度。
3. 绘本承上下,搭建情境桥梁:绘本故事以 Berry 和妈妈烤饼干为线索,从“B can be a…”自然过渡到“A biscuit can be a…”,让句型学习融入故事场景,学生在理解情节的过程中掌握句型运用逻辑。
4. 实践促运用,拓展知识深度:教师设计了“盲选饼干—描述形态—品尝分享”的“We can taste”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自主运用句型表达创意,同时通过“We can find”环节,引导学生在HB 铅笔、维生素B、地下停车库Zone B 中寻找字母B,建立“字母即生活”的认知。
(三)教学环节具体实施
1. Pre-task:游戏导入,激活旧知
以字母接龙(A is for… T is for…)、字母位置猜猜猜(After B is…)等游戏引入,复习字母发音与基础单词,快速唤醒学生们对已学知识的记忆,激活旧知储备。接着引导学生用beautiful、colourful 等形容词描述字母,初步感受字母的魅力和趣味性,为接下来的绘本教学做好氛围铺垫。
2. While-task:绘本主线,活动载体
活 动 一 We can draw and chant: 简 笔 画 呈 现 字 母 B 到 蜜 蜂 bee 再 到 蝴 蝶butterfly 的过程,引导学生们联想字母 B 还能是 bear、bird,教师将单词与句型编成歌谣,通过集体、分组诵读强化记忆。

B can be a bee. Bcan be a butterfly. Bcan bea _bird .Bcan be abear.
Wecanchant.
B,B,Bcanbeabee.) B,B,Bcanbeabird. B,B,Bcanbeabear. B,B,Bcanbeabutterfly.
活动二 We can listen and spell:对比旧知单词(如 cherry)与新知单词(berry)coat 与boat,通过“听发音—找差异—拼单词”的方式,借助旧知迁移学习新单词,降低学习难度。

活动三 We can learn, watch and read:结合绘本图片讲解“烤饼干”故事情节,教学 biscuit 等新单词。播放绘本动画,让学生直观理解故事;分组朗读绘本,巩固故事内容与句型表达。
活动四 We can imagine and taste:让学生发挥想象,用“A biscuit can be a…”描述饼干形态(如 a boat, a banana);随后进行“盲选饼干” 环节,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饼干的形状,用句型表达并品尝,实现学用结合。
3. Post-task:生活拓展,深化认知

在We can find 环节,引导学生从学习(HB 铅笔)、健康(维生素B)、生活(车库区域 Zone B)等多个维度寻找字母 B,分享发现结果(如 HB pencil has letter B.Vitamin B is good for our bodies.),让学生意识到字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完成从课堂知识到生活运用的迁移。

4. 作业设计:分层延伸,激发探究
作业设计成基础与拓展两个层次,基础层为复习字母、朗读绘本,巩固课堂知识。拓展层则为寻找其他字母的生活踪迹,鼓励学生们自主探索其他字母与生活的关联,培养他们持续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实践反思与启示
(一)教学成效
从课堂反馈与学生表现来看,本课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掌握扎实: 90% 以上学生能准确认读新单词, 85% 的学生可灵活运用核心句型进行表达,绘本朗读流畅度较高。
2. 学习兴趣浓厚:游戏、绘画、品尝等活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参与率达 100% ,学生在盲选饼干、寻找生活中的B 等环节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
3. 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不仅掌握了字母知识,更学会了联想表达、生活观察的方法,英语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二)教学启示
1. 立足学生起点,设计梯度化教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储备,通过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路径(如 cherry $$ berry),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设置从画→诵→说→用的梯度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避免一步到位的高压教学。
2. 依托绘本载体,构建情境化课堂:绘本为字母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绘本的故事性与关联性,将单词、句型融入情节,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学会语言,而非机械记忆。
3. 联结课堂与生活,实现知识的实用化: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更需贴近生活,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字母、品尝饼干说句子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有用、字母有用,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意义感。
五、结语
丰富的绘本为小学低年级字母教学提供了创新路径,它将抽象的字母转化为具象的故事与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用”。本次字母 B 绘本教学实践表明,只要立足学生学情,以绘本为核心串联多形式教学活动,就能突破传统字母教学的局限,实现“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激发”的三维目标。实践表明,以绘本为核心,串联旧知与新知、活动与实践、课堂与生活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低年级字母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未来,还可进一步探索多字母整合绘本、学生自主创作字母绘本等形式,让字母教学更具深度与趣味性,为学生们后续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