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陈默

江苏省邳州市新河镇新河中心小学221300

引言

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这门课是关键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不过,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常常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认知发展本身的规律,造成学生碰到复杂数学问题时存在思维僵化、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1 学习进阶理论概述

学习进阶理论认为,人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且需求往往从简单向高层次发展。该理论强调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主动权,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此理论也为教师的“教”提供了新思路。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考虑三点:第一点是学习进阶不在于学生简单地获取某个知识,而是指向学生的思考方式;第二点是在关注学生如何思考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错误思考”,借此确定学生特定层级的思考方式;第三点是学习进阶并不是一个自发的发展过程,需要教师以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为基础,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建构教学活动,由此促进学习进阶的产生,推动学生朝着更高水平发展。鉴于此,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进阶起点、进阶过程和进阶终点三个阶段。其中,在进阶起点阶段,教师要确定学生的具体情况,搭建出学习进阶框架。在进阶过程阶段,教师要结合学习进阶支架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思考机会,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在进阶终点阶段,教师要开展随堂测评,确定学生是否进阶成功。

2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1 依托真实情境构建概念体系,奠定进阶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通过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概念体系中,不断丰富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的生成与理解,从而为学生的深入探究与成长奠定基础。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真实情境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补充新知识。

2.2 研读《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搭建学习进阶框架

学习进阶框架由进阶水平和学生预期行为表现构成。进阶水平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水平。学生预期行为表现是指处于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在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时会做出的表现。通过搭建学习进阶框架,教师可以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现有的发展问题)和终点(解决现有发展问题),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在为学生搭建学习进阶框架时,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学生的学习落脚点,然后搭建出具体的学习进阶框架,做好帮助学生进阶的准备工作。

2.3 利用信息技术总结问题规律,克服进阶迷思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些障碍即为“进阶迷思”。进阶迷思通常源于学生对某个数学概念或原理的理解比较片面,或是缺乏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新情境的能力。在学习进阶理论的指导下,要想帮助学生克服迷思,不仅需要系统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还要帮助学生总结问题规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学教育软件,成为克服进阶迷思的有力辅助工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数学对象的变化规律,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

2.4 分层设计数学课后作业,诊断学习进阶情况

课后作业具有诊断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出学生的进阶情况。而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进阶情况进行点拨,促使其获得进一步发展,也可依据学生的进阶情况实施后续教学。但因为一个班的学生之间可能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教师要分层设计课后作业,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布置符合其层次水平的作业,从而诊断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为主的简单作业,如基本的计算题、概念填空题等,这类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作业设计可以侧重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布置一些需要学生运用多个知识点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如简单的应用题、图形与几何的初步探究题等,以此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拓展作业,例如较为复杂的应用题、数学小课题研究或者数学建模的初步尝试等,这些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促使他们向更高的数学思维水平迈进。通过分层设计课后作业,教师能够更精准地诊断出每个学生在学习进阶过程中所处的位置,进而为后续的教学调整和个性化指导提供有力依据。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研究,为小学数学教学改进提供新方向、有效途径,利用真实情境建构概念体系、研读《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构建学习进阶框架、运用信息技术归纳总结问题规律突破学习进阶迷思、对数学课后作业进行分层诊断学习进阶情况等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认识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深度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在未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更加深刻地研究和应用学习进阶理论,不断完善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孟佳 .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行动研究[D]. 成都 : 成都大学 ,2023.

[2]周园,马克龙.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思考: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 进位 )”教学为例 [J]. 小学数学教育 ,2023(Z4):46-47.

[3] 步宁 , 刘桂宏 . 基于学习进阶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的教学设计 : 以人教版数学“圆的周长”为例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29):59-61.

[4] 刘琳娜 , 刘加霞 . 学习进阶视角 : 作业设计的目标、任务及其评分量规 [J]. 基础教育课程 ,2022(8):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