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厚软土地层钻(冲)孔灌注桩质量管控
彭长虹
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22
0 引言
广东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广泛围垦填海拓展城市空间。在此类软土地基上,房屋建筑基础工程质量尤为关键,其中灌注桩作为常用基础形式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实例为我司承建的广州南沙曜玥湾项目 08 地块 6、9、10# 楼及周边地下室(三层地下室范围),项目包含住宅楼、商务办公及幼儿园。因原两层地下室变更为三层地下室,故需进行补桩施工。施工过程中,选用冲孔钻机、旋挖钻机设备,对 1.0m、1.2m 的灌注桩进行施工,从项目特点、地质情况、周边外围情况等方面对灌注桩质量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在软土地层旋挖钻机及冲孔钻机灌注桩的质量管控措施。
1 工程概况
1.1 结构形式
广州南沙曜玥湾项目 08 地块桩基础补桩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横沥岛横沥大道东,桩基础选用灌注桩基础,共补桩 163 根。灌注桩桩径为 1.0m、1.2m 两种桩径,有效桩长 40 ~ 65m,孔深50 ~70m,均为摩擦端承桩。
1.2 地质情况
场地位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属河口三角洲堆积地貌,场地原为鱼塘,现已填平,地势较平坦,场地岩土层按地质成因分为第四系填土、冲积土、残积土和燕山期基岩,现分述如下:
1、填土:为粘性素填土及砂性素填土,土质不均匀。
2、软土:为淤泥质土。
3、残积土及风化岩:残积土为砂质粘性土,厚度普遍不大,局部稍大。风化岩为花岗岩,全风化~中风化状态,埋深普遍较大。
软土层主要为淤泥质土,在场地内广泛分布且厚度为 30 ~ 40米,流塑,含少量腐殖质及较多粉砂,土质不均匀,具触变性及流变性,对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有不良影响,易出现断桩、夹泥、缩径、扩径等质量问题。
1.3 项目特点
本次工程涉及 6#、9#、10# 楼及周边三层地下室区域。施工作业面主要位于负一层。因总包单位已在7#、8# 楼进行上部结构施工,且 6# 楼及 7#、8# 楼周边区域开挖已至负二层,导致场地狭小且存在交叉作业情况。
2 灌注桩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9# 楼、10# 楼等负一层作业面主要使用旋挖钻机施工,靠近 7# 楼、8# 楼周边及 6# 楼负二层降土区域主要使用冲孔钻机,并且冲孔钻机冲孔过程中造泥浆供给旋挖钻机使用。
2.1 施工准备
开工前复核相关图纸,完善技术交底及材料进场工作,复核控制点精度并布置控制轴网。场地平整利用 GPS 精确放样,按规范要求控制误差,设置十字形控制桩,便于校核。
2.2 护筒埋设
护筒用厚度 8mm 的钢板制作,直径大于桩径 0.2m ,护筒顶宜高出地面 0.2~0.3m 。护筒埋设采用锤击或振动的方法进行。埋设护筒应准确、稳定,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 ⩽50mm ,倾斜度 ⩽1% 。
2.3 钻(冲)孔桩机就位
护筒埋置准确无误后,用履带吊将冲孔桩机就位(旋挖钻机自主就位),钻机站位稳固,不产生位移和沉陷,钻头铅垂并且钢丝绳轴线或钻头中心对准桩位,施工就位对准按0 误差控制。
2.4 泥浆制备及循环
泥浆由冲孔桩机现场自制。因自制泥浆过于黏稠,需在冲孔过程中加水调节浓度。泥浆池通过泥浆泵和进浆管与桩孔连通,孔内泥浆由此排入泥浆池内储存备用。同时,孔内循环排出的泥浆经出浆槽流入沉淀池进行处理。
2.5 钻孔
开孔时低锤密击(低速钻进)。钻深超护筒底 3m 后,视地质情况加大冲程。每钻进 2 米或遇地层变化,及时记录,排渣换浆,并根据土层动态调整泥浆密度,确保护壁有效。
2.6 成孔检查
成孔达到要求深度后,用检孔器测量孔径、垂直度,用测绳测量孔深。
2.7 一次清孔
清孔采用换浆法,将新浆液冲入孔底,从孔口排出,清理孔底沉渣,待钻渣沉淀过滤后再将泥浆泵入孔底,如此反复,直到沉渣达到施工规范要求。
2.8 钢筋笼加工及吊放
钢筋笼集中加工,声测管同钢筋笼一起安装,钢筋笼骨架外侧设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垫块竖向间距宜小于 2m ,横向周围不少于 4处,顶笼部位适当加大垫块密度。钢筋笼吊装采用两点起吊,吊点分别位于骨架的下部和中点到上1/3 位置之间。
2.9 二次清孔
二次清孔利用导管进行反循环,使沉渣厚度、孔内泥浆等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2.10 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采购商砼,由运输车运至浇筑点,通过导管料斗灌注水下混凝土置换泥浆。初灌时设置隔水栓,并确保首车混凝土方量大于6m³。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在 2~6m 灌注接近尾声时,需精准控制下料速度与埋管深度,维持导管内混凝土压力,防止桩顶因泥浆密度过大形成泥团。
3 本项目质量问题分析
3.1 桩位偏斜
原因分析:(1)冲孔钻机成孔耗时3 ~4 天,过程中偏斜误差累计超标;(2)施工期(8-10 月)正值广东台风季,雨水多,场地表层回填土遇水泥泞后沉降;(3)钻头受力不均且钻进速度过快。
预防措施:(1)利用 GPS 对桩心放样过程精准控制,护筒埋设后复核偏差并用十字木桩定位,施工中定期复测钻头中心;(2)钻机就位前平整压实场地,检查钻杆垂直度;(3) 严格控制冲程和钻进速度,加强角度检测,确保垂直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处理措施: 对桩位偏移超标的孔位,回填粘土、块石、片石并压实沉积,待稳定几天后重新进行钻进施工。
3.2 桩底沉渣过厚
原因分析:(1)泥浆浓度未达标;(2)二次清孔与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1)钻进过程及时加水调整自制泥浆浓度,防止过稠导致泥皮过厚;(2)二次清孔采用反循环泥浆泵,确保孔底沉渣厚度小于 50mm ;(3)提前充分准备,缩短下钢筋笼及导管时间,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
处理措施:混凝土浇筑前复测孔底沉渣,若沉渣厚度超标则再次进行反循环清孔。
3.3 塌孔、扩径、缩径及夹泥
原因分析:(1)与总包交叉作业且仅有一个进出口,场地未设洗车槽,门口洗车耗时等因素导致成孔后混凝土灌注不及时,加之软土层深厚且呈流塑状态,终孔停顿时间过长引发孔内泥浆失水沉淀,削弱护壁效果;(2)邻近孔位同步冲孔施工产生振动冲击。
预防措施:(1)结合现场实际调整钻进速度,确保终孔后能立即灌注混凝土;(2)相邻钻机保持足够间距,避免同步施工。
处理措施:(1)遇严重塌孔或扩径时,回填黏土或片石并充分压实,随后移开钻机,待回填稳定后重新钻进;(2)出现严重缩径时,钻机重新就位进行扫孔,确保孔径满足设计要求。
4 结论
实践证明,在软土地层中,通过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旋挖钻机与冲孔钻机均能满足施工要求。旋挖钻机成孔速度快,但因其自重较大、钻杆高及取土作业特性,对场地要求高,易引发塌孔、缩径及孔底沉渣厚等问题;冲孔钻机设备自重轻、采用挤土工艺,对场地适应性好,成桩质量更优,但存在成孔效率低、水电消耗大、泥浆处理成本高等不足。本工程的成功实施,积累了宝贵的广东沿海软土地层施工经验,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吴成钢. 软弱地层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D].安徽:安徽理工大学,2021.[2]曹健辉 . 复杂地势环境下的地质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分析[J]. 江西建材,2021,(6): 111+113.[3]董彦会 . 深厚淤泥土层土质特性及钻孔灌注桩施工研究[J]. 绿色科技,2020(6):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