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陈露露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省安庆市 246300
高血压的病程管理与患者生活质量存在深度互构关系,其照护过程对情感需求与主体性参与的依赖远高于普通疾病。当前慢性病管理体系仍面临人文维度弱化的问题,尤其在自主健康行为维持、疾病认知重构及社会角色平衡等核心环节存在显著缺口。人文护理的内在价值在于将尊严维护、意义赋予等理念嵌入临床路径,通过超越纯技术层面的关怀实践,使血压控制与生命体验优化形成共生联结。
一、人文护理的定义及内涵
人文护理是以维护患者尊严与价值为核心的专业实践哲学。它超越单纯的技术操作范畴,将医疗场域转化为尊重生命体验的意义空间,本质上是通过护理行为实现个体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整合关怀。其理论根基在于确认患者在疾病叙事中的主体性地位,将病置于人的生命历程框架中重新定位,要求护理实践始终围绕患者的情感需求、文化背景及价值取向展开动态调适[1]。
该理念的内涵表现为三大实践维度:在认知层面建立护患共情理解机制,通过疾病认知协商消解医患信息势差;在伦理层面坚守“人即目的”原则,警惕技术主义对患者主体性的消蚀;在关系层面重构照护同盟,将专业干预转化为支持生命自主的赋能过程。此护理范式将血压数值等生物指标视为整体健康故事的组成部分,而非孤立控制目标,使医疗行为回归见病更见人的本质。
二、人文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一)心理支持与情绪疏导
在高血压作为高发病率且需终身管理的慢性疾病背景下,患者普遍面临着因病情不确定性、药物依赖及并发症威胁带来的持续心理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仅会触发生理应激反应,显著升高血压水平,还会降低药物疗效,形成病情加重与情绪恶化的恶性循环。人文护理的核心在于深入理解患者的情感世界,将心理干预视为血压稳定的重要保障,通过系统化情感支持手段帮助患者重建内在平衡。
具体而言,护士应从建立诊疗关系的第一刻起创造安全的倾诉环境,通过目光接触、身体前倾等非语言信号表达关注,运用开放式提问技巧引导患者表达真实困扰,例如询问“您最近感到最无助的时刻是什么时候”这类触及深层情绪的问题。在准确识别患者焦虑抑郁来源后,需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认知疏导,如针对担心夜间血压突升难以入眠的患者,解释生理性波动规律并提供动态血压监测数据佐证。此外,实践性情绪管理训练尤为重要,指导患者每日练习深长呼吸法,即用鼻子缓慢吸气四秒,屏息两秒,再以口呼气六秒的节律循环操作;或教授身体扫描放松法,通过意识有序放松脚趾至头部的各部位肌肉群。为打破社交孤立感,可构建同城病友支持网络,定期组织轻运动型心理沙龙,使康复良好的患者现身示范应对技巧。最后,护理人员还应月度使用简明情绪筛查量表评估干预效果,对抑郁评分持续超标者迅速启动精神科医师联合诊疗机制,确保每位患者获得与其心理负担相匹配的专业支持。
(二)个性化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随着医学界对高血压管理模式认知的持续更新,标准化宣教模式因其脱离个体实际正被逐步淘汰,定制化健康干预成为提升管理有效性的关键突破口。人文护理要求教育方案必须根植于患者的真实生活场景,全面考量其认知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影响、执行障碍所在,通过可及易行的方案设计激发行为转变的内在动力。
在此过程中,护士需进行四维度的深度需求评估,涵盖疾病认知维度如患者是否将病因归结为家族遗传或工作劳累;膳食结构维度具体到每日腌制品摄入频次和烹调用盐克数;运动习惯维度记录通勤方式及中高强度活动时长;用药实践维度了解漏服次数及药物存放位置等细节。基于评估结果设计完全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为川味饮食依赖者设计鲜辣替代方案,现场演示使用新鲜小米辣搭配柠檬汁腌制凉菜取代豆瓣酱;为久坐办公族设计工作融合运动计划,例如每小时设置电脑提醒完成三分钟靠墙静蹲或八组站姿提踵。在实践中,还应遵循目标具体化原则转化抽象建议为可执行步骤,将减少盐摄入目标重构为本周使用限盐勺烹饪,每餐添加盐量不超过一平勺。此外,还应辅助工具开发应兼顾实用性与趣味性,如为记忆力减退老人配备七日分格药盒,并在每周日晚全家参与分药活动;为应酬频繁的商务人士制作手机壁纸提醒图,标注各类酒品的钠含量及健康替代选择。最后,还应建立持续动态追踪机制,每次复诊采用阳性反馈优先原则,具体描述行为进步,如先生上月成功实施十二次晨间八段锦练习,比前月提升 50% ,再协商调整困难环节的执行方案,确保健康行为真正内化为生活常态[2]。
(三)家庭 + 社会支持系统整合
为破解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失守的核心症结,人文护理着眼于构建家庭核心圈层与社区支持网络协同作用的立体化支持体系。患者能否规律用药、坚持饮食控制、保持情绪平稳,直接取决于家庭成员配合度、生活场景适配度及社会资源可及度,单一依靠医疗机构的碎片化指导远不能支撑长期疾病管理需求。
家庭能力建设项目涵盖系统化培训课程,护士应组织家属工作坊,通过脑血管三维模型展示高血压并发症机理,使用对比食谱展示普通早餐咸菜粥与改良版藜麦坚果粥的钠含量差异。同时,训练家庭成员掌握支持性沟通技巧,当患者情绪波动时采用非指责式表达,例如“我注意到你最近凌晨常醒,我们明早一起去公园呼吸新鲜空气好吗”这样的引导形式。此外,还应推行家庭健康共治模式,所有成员签订健康公约书,涵盖共同执行家庭烹饪限盐令,集体参与每周三天晚间健步走计划,设立家庭无烟日奖惩基金等制度性设计[3]。在社区层面,需护士扮演资源枢纽角色,主动对接社区卫生站建立血压自助监测站,推动社区文化中心开设太极拳晨练班并配备健康顾问,联合物业在公共健身区设置健康教育宣传转筒。最后,还可创建多层级病友互助体系,按年龄或病情分期组建小组,定期邀请自我管理优秀者分享食物标签解读技巧等实用经验。
结束语:
人文护理在高血压管理中的深度实践,标志着慢性病照护模式从单纯生物学干预向全人健康支持的根本性变革。通过系统性融合心理调适、个性化行为引导及家庭-社区协同支持网络,护理实践在疾病控制与生命质量提升间构建起共生纽带。这一范式不仅有效激活患者的主体意识与健康自主权,更推动了血压管理从技术性指标控制向生活方式整体优化的深刻转化。未来慢性病防治体系的持续革新,亟须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人本理念的落地实践,让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在获得生理指标改善的同时,更享有尊严充盈的健康生活之旅。
参考文献:
[1] 林爱苹 , 刘亚玲 . 人文关怀护理在直肠癌伴高血压结肠造瘘口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4,41(05):593-594.
[2] 曾丹丹 , 黄芳艳 . 人文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3,39(16):12- 14.
[3] 王玲 . 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7):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