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协同发展模式与路径

作者

唐毅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阶段,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社区继续教育则面向社区全体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满足居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的需求。二者协同发展,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效率,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意义

(一)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协同理论认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协作、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协同作用可以产生整体效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资源、教育对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和互补性,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协同发展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的协同发展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从资源利用角度看,二者优势互补,既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又能利用社区教育贴近居民、了解需求的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在服务民生方面,这种协同模式能够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不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还能涵盖文化素养提升、兴趣爱好培养等多样化教育服务。对高职院校自身发展而言,通过与社区教育的深度合作,可以更精准把握社会需求变化,促进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同时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增强院校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协同发展模式既提升了教育服务供给能力,又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形成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不足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法规,缺乏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倾斜,导致二者协同发展缺乏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二)资源整合困难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差异。双方在教育资源的管理、使用和分配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资源整合困难,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课程体系缺乏衔接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社区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即时需求。二者在课程体系上缺乏有效的衔接,难以满足社区居民从基础学习到职业技能提升的连续性学习需求。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缺乏社区教育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社区继续教育的教师则以兼职教师为主,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双方师资队伍的建设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难以满足协同发展的需要。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模式

(一)资源共享模式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师资、教学设施、课程等资源的共享。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将闲置的教学设施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场所;社区也可以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同时,双方可以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课程的互选互认。

(二)合作办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与社区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适应社区需求的专业和课程。例如,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根据

社区产业发展的需求,在社区设立教学点,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社区教育机构也可以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

(三)项目合作模式

双方围绕社区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开展项目合作。例如,共同开展社区文化建设项目、社区环保项目等,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教育与社区发展的有机结合。在项目合作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为社区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社区教育机构则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项目实施,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五、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

(一)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加大对协同发展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双方开展资源共享、合作办学等项目。同时,在税收优惠、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完善资源共享机制

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双方在资源共享中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资源共享评估和激励机制,对资源共享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现资源的快速查询和高效利用。

(三)构建衔接紧密的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与社区教育机构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构建衔接紧密的课程体系。根据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路径,设计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从职业技能培训到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高等职业院校与社区继续教育师资交流与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交流活动,促进双方教师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要鼓励教师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社区教育教学能力;社区教育机构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要建立师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参与协同发展工作。

(五)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协同发展项目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加强质量反馈和改进机制建设,根据评估结果和社区居民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协同发展模式和路径,提高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的协同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契合社会需求的必然之举。尽管当下二者协同推进面临政策、资源、课程、师资等多方面挑战,但已探索出的资源共享、合作办学等模式,以及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等路径,为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需持续强化政策引导与保障,深化资源整合与利用,优化课程体系与师资建设,完善质量保障机制。通过不断实践与创新,推动二者深度融合,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 赵婧 .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继续教育协同发展模式与路径[J]. 知识窗 ( 教师版 ), 2024, (06): 33-35.

[2] 毛远林.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 [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23, 34 (06): 25-32.

作者简介:唐毅,男,1982 年6 月,陕西,汉族,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影视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