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镇卫生院资产负债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作者

李金玲

确山县新安店镇卫生院

引言

随着乡镇卫生院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如何合理地配置以及使用有限的财政资源,已成为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乡镇卫生院面临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使其财务管理水平发展滞后,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医疗需求以及财政压力 [1]。资产负债管理属于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内容,它的规范化建设对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财务透明度以及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乡镇卫生院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概念、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具体路径,为提升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实践参考。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概念

资产负债管理是借助对资产以及负债进行配置、运用以及风险管理,实现组织财务目标的一个过程。它涉及企业日常运营中对资金的调度与管理,也涉及对财务状况的全面规划和控制,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目标让资产稳健增长,同时保证负债结构合理,防止过度依赖外部融资。在乡镇卫生院,资产负债管理非常重要,由于卫生院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地方财政支持,资金的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能让卫生院保证财务稳定,还可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医疗资源,该管理过程也能够应对财务风险,比如资金短缺、债务违约等问题,保障卫生院在医疗健康事业中稳步发展。资产负债管理的基础是资产的正确估值以及负债的适度控制,形成平衡的财务结构,以此支撑卫生院的日常运作与长远发展。

二、乡镇卫生院资产负债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提高财务透明度与合规性

规范化的资产负债管理可以提高财务透明度,能明确追踪所有资金流向,如此一来,乡镇卫生院财务状况更清晰,外部监督更高效。提高财务透明度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合规性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靠建立完善财务制度与报告机制,卫生院能避免财务违规问题出现,降低审计风险。规范财务操作使资金流动更可控,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与挪用,无论是政府资金拨付还是地方财政支援,都要接受严格审查与监督,保证资金使用合规合理。

(二)优化资金使用效率

在乡镇卫生院的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是实现财务可持续的重点目标之一,规范化管理借助对资金流动进行有效规划与调度,让每一笔资金的运用发挥出最大效益。资金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削减不必要开支,并且提高每一项投资的回报率,在此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资金预算以及合理的支出管理措施非常重要。资金的合理运用可以减少无效支出,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凭借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乡镇卫生院实时把控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调整资金流动方向,保证资金的有效运转。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推动卫生院日常运营顺利开展,为未来的扩展和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三)保障卫生院可持续发展

乡镇卫生院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良好的资产负债管理必不可少,规范化管理体系能为卫生院提供更稳定的财务支持,保证其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仍然可以维持稳定运营状态。卫生院凭借对资产和负债比例进行合理规划,降低资金风险,减轻债务压力,为医疗服务持续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2]。在资产负债管理走向规范化的过程中,卫生院精确把握资金流入与流出的节奏,及时对经营策略作出调整,以此保证财务状况长期处于健康状态。规范化管理为卫生院资金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让资源配置更为合理,防止出现因资金短缺而导致医疗服务质量受到影响。

三、乡镇卫生院资产负债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路径

(一)完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

完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是其建设的基础,完善的制度可以保障资产以及负债的管理得以有效规划并实施,凭借构建明确的资产管理流程,卫生院合理地调配以及使用各类资源,保证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同时,负债管理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因负债过多而使财务风险不断积累。为了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乡镇卫生院需要制定一系列细化的管理规章,其中包括预算管理、资金调度、资产评估等多方面的规定,制度的完善帮助卫生院对资产与负债的管理展开全方位的监督与评估,提升财务运作的透明度以及合规性。在制度持续完善的过程中,乡镇卫生院形成一套自我纠正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提升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乡镇卫生院资产负债管理效率的有效方式,引入信息化系统后,卫生院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提高财务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信息化建设能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与准确性,还可以保证财务透明度,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资产和负债的实时情况。构建全面的信息化平台,乡镇卫生院将资金流动、资产评估、负债管理等各项财务活动数字化,方便对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监控与分析,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帮助卫生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另外,信息系统的建设也能够推动财务报告的规范化,使各项财务报表更加标准和规范,利于外部审计与监管。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将逐渐步入智能化和自动化阶段,为未来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健全内部审计机制

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为乡镇卫生院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有力的监督保障,借助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卫生院对资产以及负债的管理展开持续的跟踪和评估,以此保证财务操作符合法律法规与内部制度的规定。内部审计可以定时审查财务报告,辨别潜在的财务风险,还可以协助管理层及时发现运营中的不规范之处,降低舞弊以及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依靠精细的财务核查,保证资产的真实性以及负债的合法性,提升财务透明度,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可以卫生院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引发财务危机。

(四)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直接对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以及执行力产生影响,乡镇卫生院想要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需借助定期培训、专业认证以及岗位实践等方式,强化管理人员的财务与风险管理能力 [4]。在培训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掌握基础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了解最新财务法规、财务软件使用方法以及风险管理办法。专业知识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精准地开展资产配置与负债控制,保障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结论

乡镇卫生院资产负债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对于其财务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完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切实保证资金合理配置与使用,提升财务透明度以及合规性。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以及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降低管理成本;健全内部审计机制,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财务风险,保障资产的安全性;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保证财务决策有科学性以及执行力。总体而言,规范化建设为乡镇卫生院提供了稳定的财务支持以及长远发展的保障,对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以及服务质量提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王芸 , 管雪帆 , 贾梦 , 邓淏晏 , 刘楠 , 王悦 , 王芳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41(02):218- 222.

[2] 邱晓佳 , 韩利武 , 张元平 . 新形势下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J].纳税 ,2024,18(12):67- 69.

[3] 王芸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状况及比较分析 [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4.

[4] 孙雪映 . 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J]. 市场周刊 ,2024,37(36):123-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