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李娟
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 山东济宁 272100
引言:
新课标给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情境教学法在趣味性、灵活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都有着突出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法来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和学习实际的多样情境,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认知兴趣,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情境教学法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情境创设缺乏多样性
虽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场景愈加广泛,但是目前依然存在情境创设缺乏多样性这一突出问题,影响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对于认知能力偏弱的小学生来说,这一教学方法主要是能够为他们提供生动趣味的情境,显著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但是,部分教师在情境中过多地展示文字、图片等常规形式的教学素材,情境的趣味性比较薄弱,自然也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情境与教学关联不大
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作用,就必须紧密结合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合理地应用情境教学法。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情境与教学关联不紧密的问题。比如情境应用过于形式化,或者情境内容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等。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本意是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条件,然而教师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设计情境,情境偏离了教学主题,各个教学环节之间也缺少关联,给教学活动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情境教学能力待强化
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较大的区别,需要教师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但是,部分教师的情境教学能力有待强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情境教学经验或者无法很好地控制课堂活动等。有的教师不重视对情境教学法应用的研究和探索,习惯于借鉴其他教师的案例或者经验。虽然这样的情境教学能够按照预期计划完成,但是缺乏细节和深度,实际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化应用
(一)使用信息技术增加情境多样性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单一的文字转换为生动有趣的图片、动画等资源,显著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有趣味性。在备课环节,教师就要结合教学主题搜集相关素材,比如故事背景、人物经历等。丰富的教学素材一方面为情境创设奠定了基础,一方面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比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搜集了豌豆、蒲公英、苍耳等植物的种子传播视频片段。在观看苍耳时,学生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苍耳种子如何挂在动物身上传播;在观看蒲公英时,也知道了蒲公英是借助风力传播种子。在观看时,教师还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如“蒲公英为什么可以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等,这调动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利用这些素材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考和观察能力。
(二)贴近现实生活提高情境真实性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无论是一般的语文教学还是情境教学,都需要贴近现实生活,否则会导致教学活动过于枯燥,也难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作用。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能够让语文学习活动更具沉浸感。比如在《慈母情深》的教学中,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想要买一本书,而母亲毫不犹豫地给了作者买书的钱。虽然内容简单易懂,但是蕴含着深厚的母爱。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创建情境:你一直想买一套故事书,然而这套书价格比较高,但是你的妈妈痛快地给了你买书的钱并肯定了你爱读书的好习惯,此时看着母亲的背影,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们联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母爱的认识。这样实现了语文知识向实际生活的迁移,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文章中体现出的伟大的舐犊之情。
(三)强化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实效性
教师是应用情境教学法的主要和关键角色。如果教师本身对情境教学的认识缺乏深度,那么实际的应用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对此,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对教学进程发展、教学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并且,教师要积极积累经验,提高情境教学法应用的专业水平,特别是要优化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教师要深入探索和研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方式,结合教学需求和学生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有效提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淑萍 .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智慧少年 , 2023(27):0037- 0039.
[2] 宋勇 .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研员如何帮助教师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 [J]. 教育信息化论坛 , 2023(8):99- 101.
[3] 冉占俊 .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J].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5(1):54-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