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程游戏化下幼儿混龄自主游戏解析

作者

刘文丽

东胜区傲城幼儿园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一、课程游戏化幼儿混龄自主游戏核心概念

课程游戏化核心理念在于强调游戏是幼儿的基础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需要将游戏精神渗透进幼儿园每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这一理念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课程游戏化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游戏加入教学中,而是要把游戏内容,目标和过程游戏化。幼儿混龄自主游戏的提出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革新,教师将3~6 岁不同年龄的幼儿组织在一起,引导幼儿基于自己的兴趣、需求自主选择游戏、同伴,并让他们通过商议学会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制订游戏规则 , 在自由开放、友好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幼儿独立完成对游戏项目的探索与创造[1]。

二、课程游戏化下幼儿混龄自主游戏实施策略

(一)创造支持性的游戏环境,营造混龄游戏空间

幼儿园可以在能力范围之内提供多元化的空间,比如:美工区、科学探索区和阅读区,便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流动和组合。在这些区域内,幼儿园和教师可以投放能激发不同年龄段孩子兴趣、满足不同能力水平操作需求的材料,有助于幼儿自主动手学习。教师也需要确保活动区域环境的安全、区域内材料取放方便性。在幼儿选择材料时,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其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和鼓励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之间互相交流合作。

例如:以幼儿园“我们的社区”主题情景游戏为例,教师可以选择在教室进行角色扮演,提供不同的职业服装,日常用品等,教师可以让所有幼儿自主选择职业,比如中班的男孩子和小班的男孩子一起搭建社区快递站积木,小班的幼儿可以在旁边辅助递送积木和装饰物;大班的女孩子可以和中班的女孩子一起用泡泡泥捏蛋糕,扮演蛋糕店的老板,小班的女孩子感兴趣的可以让大班和中班的女孩子教她们捏泡泡泥,来做蛋糕的装饰等,这种分工合作的角色扮演游戏能够让幼儿认识空间的建构,认识基本的数量概念,也能让不同年龄幼儿一起合作解决问题。

(二)教师加强引导,培养幼儿正确价值观

与同伴和混龄儿童进行互动的能力对于幼儿阶段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健康而舒适的环境,幼儿的体质发展包括了身体机制、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等综合的发展情况,而体育游戏作为锻炼幼儿体质和动作技能的主要手段,是幼儿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因此,老师在设计混龄儿童自主游戏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原有的内容加以改变,以激发幼儿游戏参与兴趣为基础,提高和锻炼幼儿能力为目标,为混龄儿童打造最适合他们的课堂游戏。

例如:以幼儿园废品利用——纸箱改造城堡游戏为例,教师可以事先收集大小不一的废旧纸箱,讲述一个关于城堡的童话故事,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建造城堡,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材料和工具,教师负责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几个幼儿一起建造城堡的窗户和门,几个幼儿合作建造城堡的外墙和顶部等,在遇到纸箱子不稳或者门窗开孔困难时,教师可以指导幼儿主动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城堡不稳可以让幼儿尝试把多个纸箱子按压然后进行粘贴,增加城堡外墙厚度就可以解决城堡不稳问题,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剪裁所需要的剪刀太过危险,教师可以引导小班学生尝试其他工作,大中小班学生分工合作,寻找适合自己的任务。教师全程以观察为主,遇到幼儿之间有冲突时,需要调节幼儿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理解团结合作和互相礼让的观念,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

(三)混龄幼儿共同探究,实现共同发展

混龄幼儿自主探究游戏的过程,本质上是为了构建一个“幼儿研究者共同体”,混龄幼儿之间的认知差异,恰好创造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区间,教师的教学智慧在于让这种自主探究火花在差异中持续燃烧,在不同年龄的幼儿中,不需要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大龄幼儿进行主导决策,小龄幼儿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来帮助同伴解决问题,通过合作探索和不断实验,共同完成游戏任务,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结束语

课程游戏化下幼儿混龄自主游戏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教育潜力的教学实践,这一教学实践能够尊重幼儿的天性,利用不同年龄幼儿的互动,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自然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这一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游戏化和混龄自主游戏的理念价值,要求教师从传统幼儿教学中的“教”走向更高级的“引导和支持”,培养幼儿成为学习主人的观念,为幼儿之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贺成杰 . 浅析开展幼儿园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的策略 [J].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2(7):140- 142.

[2] 陈加璐. 初探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混龄自主游戏的实施与策略 [J]. 科普童话·原创 ,2022(9):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