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徐涛
四川远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642450
引言
在房屋建筑工程领域,造价运作贯穿项目各环节,关乎工程效益。然而,当前造价运作状况不佳,各阶段缺乏统一标准,信息传递“断层”,成本难以精准把控,决策、设计、施工等阶段问题频发。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房屋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标准化运作模式迫在眉睫,此次研究旨在剖析各阶段问题,构建标准化框架,为提升造价运作水平提供参考。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面临的挑战
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涵盖了诸多复杂的作业环节与指标,其中,预算编制方面尤为突出。预算编制若缺乏科学合理性、细化程度不足、调控灵活性欠缺,便容易引发预算过低或过高的现象,进而加大造价控制的难度。此外,预算编制过程中还时常出现漏项或重复计算的问题,这无疑会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在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工程量清单和编制的细致程度同样至关重要,但往往因不够细致而导致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变更或纠纷,进而增加了造价控制的复杂性。同时,工程量清单编制中的估算偏差也会导致项目成本超支。再者,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贯穿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等多个阶段,但各阶段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资料信息难以有效整合,导致各时期的造价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衔接,管理失衡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投标和合同签订阶段,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等问题容易引发不公平现象,加之风险管理不到位,例如,缺乏精细化的造价风险识别与控制,使得后续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而在施工环节,成本费用控制不够精细、及时,变更索赔处理缺乏科学合理性,难以实现对人机料法环各项信息的实时有效控制。总体而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面临着决策不科学、施工设计沟通不足、各主体信息流通不畅等诸多问题。
2 建筑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策略
2.1 设计阶段管理
设计阶段标准化管理对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极为关键。设计方案制订时,应创建标准化评判体系,召集多专业专家从功能、空间、造价等方面考量打分。例如,某住宅项目经评定改良户型布局,降低造价。同时,推进限额设计标准化,控制各专业造价偏差率在5%以内并定时分析,加强设计深度标准化,明晰图纸要求,可使施工变更率缩减 30% ,提升效益。此外,推行设计成果交叉审核制,由非直接设计人员复核关键指标,进一步减少疏漏风险。
2.2 jIE 格把控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变更,因此,对变更项目进行严格控制是把控造价的关键举措。工程项目变更在不同阶段均有可能发生,相关单位需秉承全过程造价控制理念,对变更项目实施严格审查,确保变更信息的高效传递,以减少变更对项目造价的影响。具体而言,工程变更是指在建筑施工中,由于设计条件、功能需求的变化,导致原定的施工内容需进行调整或修改。而现场签证则是指施工环节出现的工程量、材料、工艺变更,需进行记录确认的文件。相关单位需明确两者定义和范围,以便在控制中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以上管理项目,相关单位需建立完善的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制度,明确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的申请、审核、批准、实施、验收等一系列流程,以确保每一步均有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之后,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变更与签证,包括变更范围、变更成本、变更时间等。同时,相关单位需对变更与签证申请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变更和签证符合项目需求以及成本控制指标。在建立制度的基础之上,相关单位需加强对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的审核与监控,包括对变更与签证申请进行细致分析,以确保其合理性。在施工中,还需对变更与签证实施情况进行监控,确保按照批准内容和要求进行。另外,对变更与签证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保证变更与签证的有效性。当发现相关信息超出预算时,需及时发出预警,采取行政措施加以调控和改进,包括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对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估,并与施工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保证签证与变更实施更加高效。最后,向业主汇报变更与签证进展,以确保业主对变更签证的支持和认可。
2.3 动态造价监控系统,加强工程量清单管理
考虑到施工现场变量多、变化快的特点,本文提出要加强工程量清单管理的优化办法,重点是要搭建一个以动态采集数据为核心的清单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借助传感器、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设备以及现场的数据终端,实时收集记录施工过程里的关键数据,像材料使用情况、进度节点完成情况还有设备运行状态这些都涵盖在内。依靠数据和工程量清单系统的深度整合,数据能马上传输并且双向互动起来,这样当实际施工情况有变时,清单内容也能跟着调整,减少因为更新不及时导致的信息误差。同时,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平台引入了区块链加密技术,每次更新清单数据时都进行链式存储,建立起“可验证、改不了”的审计机制,这样数据流转更透明完整,造价信息在各个阶段的准确合规也更有保障。系统架构设计以BIM 为核心搭建了多层级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包含输入层、数据管理层、处理层、交互层还有智能集成模块这些部分。输入层负责收集现场的物联网数据流,并且和 BIM 三维模型里的构件对象关联起来,把数据和构件一一对应上,这样信息更直观,更新也能同步得更快。拿钢筋绑扎作业来说,进度数据上传后,系统会自动和施工计划对比,根据对比出来的差异,动态调整后面的任务安排。数据管理层把 BIM 数据库结构和区块链存储机制结合起来,全面保证清单数据准确、安全又合规;处理层有动态分析和优化模块,能生成实时的偏差报告还能给出建议;用户交互层支持多个主体一起操作,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项目管理方可以在同一个界面里共享数据、互相反馈。
2.4 竣工结算造价控制
在竣工结算阶段,案例工程基于造价控制的目的,要求梳理明确工程建设期间涉及各类合同文件、变更文件、签证资料等内容。尤其强调其中有关建筑材料与设备消耗情况的文件内容,应作为核对工程量消耗情况的主要依据。同时,基于对工程量进行计算分析的需求,应重点围绕不同工程项目中一些特殊性分项工程的建设情况,遵循相应分项工程竣工结算的标准要求,确保统计的工程量符合分项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案例工程在竣工结算阶段,事先明确规定了材料价格浮动、机械台班价格浮动的标准,当竣工结算的文件中相关价格超过这一标准,则需要在经过核对后,及时进行优化调整。而当工程签订合同为固定总价合同时,由于材料差价不会对工程合同的总体结算价格产生影响,因而不需要计算材料差价。
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举措。通过在设计、招标、施工及结算阶段实施动态成本管控,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优化配置并提升项目质量。其遵循全面性、主动性和及时性原则,从限额设计、招标筛选到施工进度监督及竣工审核,各环节协同发力,确保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从而最大化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皓.房屋住宅建筑建筑 题与对策分析[J].居舍,2024(18):148-151.
[2]刘博.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 分析[J].大陆桥视野,2024(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