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投资控制关键要点分析
梁亚楠
身份证号:654224199109190942
全生命周期投资控制主要是以全过程和系统性为主,本身包括了项目从开始建设到后期拆除的所有成本。通过落实完善的管理控制措施,有效的规避投资风险,保持动态平衡。目前,基于各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怎样将技术与管理相互融合,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结合具体情况论述了各阶段关键要点。
1、案例探析
本文选取某康复中心项目作为分析案例,该项目总投资额为 1.6 亿元,总建筑面积达 2.50000m2,涵盖康复医疗用房、专业训练室、辅助用房及污水处理站等多个功能设施。项目定位为区域性康复医疗服务枢纽,建设周期28 个月,采用了"项目管理咨询和工程监理服务"的协同管理模式,实现了投资效益与建设质量的平衡。
1.1 决策阶段控制措施
(1)土地获取与场地准备。项目团队发现场地内存在热力管网横穿基坑,燃气和通信管线影响施工安全等问题。传统的直接迁移方案成本高且周期长,团队通过多方协调和创新思维,采取了勘探定位和支护优化的综合方案,通过调整开挖边线和标高,避免了大规模管线迁移,节省费用30 余万元。
(2)审批流程优化。面对复杂的建设手续办理,团队组建了攻坚专班,精准把握 10 余项审批节点的流程要求,编制了详细的办理路线图和时间表。通过高效协调和推进,仅用3 个月就完成了从不动产权证到施工备案的全链条手续办理,远超行业平均6 个月的周期,降低了前期时间成本。
1.2 设计阶段控制措施
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 该项目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和价值工程分析,确保设计方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符合投资控制目标。团队将批 的投资估算分解到建筑、结构、机电、医疗气体等,要求设计人员在相应的限额内进行设计。同时,通过对设计图纸的工程做法和精装修细节进行严格审核,提出了多项合理化优化建议,经测算预计可节省资金100 余万元。
1.3 施工阶段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是投资控制的执行环节,团队通过严格的变更 采购优化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团队建立了规范的变更审批流程,规定任何变更都必须经 环管理,重大变更,费用超过预算1%或单次变更费用超过一定金额,提交项目董事会 制使得项目变更率仅为 0.8% ,远低于行业平均2.5%的水平。
在采购管理方面,团队通过招标竞争和集中采购实现了显著的成本节约。针对铝合金门窗、装饰材料和医疗专业设备等重要项目,团队建立了供应商动态报价库,同一品牌至少获取3 家供应商报价。通过这种竞争性采购策略,将铝合金门窗采购价压低了9%,年节约成本超 50 万元。同时,对造价偏差较大的分项,团队坚持在实施前提供2~3 个备选方案,涵盖不同设计定位、材料选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造价单位从成本、工期、安全性等多维度进行综合测算比选,择优实施。
1.4 竣工阶段控制措施
竣工阶段是投资控制的最后一关,团队通过全面审核和资料核对确保了结算结果的准确性。团队收集整理了施工图纸、变更签证、验收记录、材料合格证等全部资料,确保资料齐全完整。在工程量核对方面,团队对照施工图纸和变更签证,逐项核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避免了"多算工程量"的情况。在费用审核方面,团队对各项费用比如人工、材料、机械的合理性进行了严格审查,确保人工费用符合当地定额标准,材料价格与市场价格一致,最终,该项目结算金额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投资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投资控制核心要点
2.1 决策阶段控制要点
决策阶段投资控制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和精准的需求分析,明确项目的定位和建设标准,避免因定位偏差导致的后期重大调整。
(1)技术经济分析。需要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重点考察投资回报率、偿债能力等关键指标。投资估算的编制应当充分考虑项目的不确定性,设置适当的预备费,通常为总投资额的10%-20% ,以应对不可预见因素带来的成本增加。
(2)风险评估与防范。决策阶段还需要识别潜在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施工风险等,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要特别关注政策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对于商业项目,则要重点关注市场波动对项目收益的影响。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提前采取规避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2 设计阶段控制要点
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 该阶段成本占项目总投资的20%左右, 但决定了70%以上的施工成本。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核心方法 设计概算为限额,要求设计人员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 拟施工过程,提前发现设计冲突,避免施工阶段的变 节约造价50 万元。对于绿色低碳建筑项目,需要建 项目。例如,外墙采用真空绝热板比传统保温材料增加造价150 元/m2,但可降低碳排放 30kg/m2 ,需在清单中单独列项并注明减排效益。
2.3 施工阶段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是投资控制的执行环节,需要重点控制变更签证、材料设备成本和工期成本。变更管理是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重中之重,要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避免先施工后签证的情况。对于必须变更的内容,要求施工单位提交详细的费用清单,由造价咨询单位审核后再实施,将BIM 模型与进度计划关联,生成时间-空间-造价三维曲线,直观展示已完工程价值与计划的偏差。某地铁车站项目通过4D 模拟,发现主体结构施工的造价超支预警,追溯后调整混凝土供应方式,将月均超支从 15%降至 5% .通过招标采购选择质优价廉的供应商,建立材料价格监控机制,定期对比市场价格与合同价格。EPC 项目应在采购合同中约定与造价咨询同步核价条款,避免采购价与结算价脱节。
2.4 竣工阶段控制要点
竣工阶段是投资控制的最后一关,需要确保结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资料收集是竣工结算的基础,需要收集施工图纸、变更签证、验收记录、材料合格证等全部资料,确保资料齐全完整。对于资料不全的项目,应当要求相关单位补充完善,否则不予结算。对照施工图纸和变更签证,逐项核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避免多算工程量的情况。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项目,要严格按照计算规则核算工程量,特别是对于隐蔽工程,需要结合验收记录和影像资料进行确认。对于结算中的争议,通过协商或第三方仲裁解决,确保结算结果公平合理。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全生命投资控制是解决难题,提升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其价值在于减少偏差,形成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以及事后优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强.孙悦.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24.51(12): 102-105.
[2]刘辉.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准确性研究[J].工程造价管理, 2024(4): 35-39.
[3]陈晨.周扬.设计阶段限额设计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 2024.39(25): 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