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
撒海娟
身份证号:654222198611211529
伴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运行进程逐渐加快,对于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也加大了重视程度。通过对房屋建筑工程各个阶段展开全过程管理,既可以对各项成本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还可以实现投资控制目标,加快房屋工程施工进度。
、投资决策阶段的标准化实施路径
在投资决策阶段,应重点建立投资估算标准化体系,包括统一估算编制规程、标准参数体系和典型工程数据库,估算编制规程应明确投资估算的编制深度、依据和方法,标准参数体系要建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工程造价指标库,典型工程数据库则收集已完工程的经济技术指标,为新建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建立项目经济评价标准化体系。包括统一的经济评价方法、参数选取标准和报告编制规范。特别是在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方面,要明确规定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基准参数的选取范围以及不确定性分析的要求。
2、设计阶段标准化管理
2.1 推行限额设计标准化
建立完整的限额设计流程,包括投资分解、限额指标确定、设计优化和限额控制等环节的标准化要求。投资分解要明确各专业、各分部的投资控制目标;限额指标应基于历史数据和市场行情科学确定。设计优化要建立多方案经济比选的标准程序。其次是构建标准化设计体系。包括建筑标准化、构件标准化和接口标准化。建筑标准化要求统一平面布局、层高、荷载等基本参数,构件标准化推行标准化预制构件和模块化设计。接口标准化则统一各专业之间的技术接口要求。通过标准化设计,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还能显著降低工程造价。
2.2 建立设计造价一体化管理标准
推行基于BIM 技术的协同设计模式,实现设计与造价的实时联动。要制定统一的 BIM 标准,包括模型深度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和造价信息添加规范。同时建立设计变更的标准化管理流程,明确变更申请、评审、批准和实施各环节的要求,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带来的造价增加。
2.3 完善设计评审标准化体系
建立多专业协同的设计评审机制,制定标准化的评审要点和检查清单,特别要加强设计的经济性评审,确保设计方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实现造价的最优化[1]。通过这些标准化措施,可使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更加科学、有效。
3、招投标阶段标准化管理的精细化运
3.1 完善招标文件标准化体系
制定不同工程类型的标准招标文件范本,统一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和要求。特别要细化工程量清单编制标准,包括项目划分规则、计量规则、项目特征描述要求等,确保清单项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2 建立招标控制价标准化确定流程
明确控制价的编制依据、编制方法和审核程序。编制依据要包括统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信息,编制方法要规定适用的定额标准和费用计算规则,审核程序要建立多级审核机制,确保控制价的合理性。同时要建立控制价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的对比分析标准,保持各阶段造价数据的连贯性。
3.3 规范评标过程的标准化管理
制定详细的评标标准和评分细则,量化技术标和商务标的评价指标。推行电子化评标系统,实现评标过程的标准化、透明化。特别是要建立低于成本价竞标的判定标准和处理程序,防止恶性低价竞标。
3.4 完善合同签订标准化流程
统一合同协议条款、专用条款的编制要求,明确合同价格的调整原则和方式。特别要细化风险分担条款,明确发包人和承包人各自承担的风险范围和调整方法。通过这些标准化措施,可为后续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建立良好的合同基础。
4、施工阶段标准化管理的动态控制
4.1 建立动态成本监控标准化体系
包括统一成本分解结构(CBS)、成本编码体系和成本数据采集标准。成本分解结构要与企业财务核算体系相衔接,成本编码要覆盖所有成本项目;数据采集要明确采集时点、采集内容和采集责任。通过标准化成本监控体系,可实现成本的实时跟踪和动态分析。
4.2 完善工程变更标准化管理程序
建立变更申请、评估、审批和实施的全过程标准化流程。 变更申请要统一申请格式和内容要求,变更评估要规定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评估标准 和时限要求,变更实施要规范实施过程和验收标准。通过标准化变更管 规范进度款支付标准化流程。统进度款申报、审核和支付各环节的要求, 时限 ,审核要明确审核要点和审核时限,支付要规范支付程序和支付比例。特别 付比例的标准化核对方法,确保支付金额的准确性。4.3 建立现场签证标准化管理制度
统一现场签证的格式、内容和审批流程。明确现场签证的适用情形和证据要求,规范各方签字确认程序。通过标准化签证管理,可减少结算争议,提高结算效率。同时要建立标准化成本预警机制,设定成本偏差预警阈值和处置程序,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超支问题。
5、竣工结算阶段标准化管理的规范操作
5.1 建立竣工结算标准化编制规范
统一结算书的格式、内容和编制要求,明确结算依据的收集和整理标准。特别要规范竣工图纸的编制要求,确保竣工图与实际施工情况的一致性。同时要规定结算项目的核对方法和程序,确保结算项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其次要完善结算审核标准化流程。建立多级审核机制,明确各级审核的职责和要点。初步审核要重点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符合性,技术审核要核查工程量的准确性,经济审核要审查单价和费用的合理性。要制定标准化的审核工作底稿,规范审核记录和意见表述。
5.2 规范结算争议处理标准化程序
建立争议识别、协商、调解和仲裁的标准化处理流程。争议识别要明确争议事项的界定标准,协商要规定协商参与方、协商程序和时限;调解要规范调解人的选任和调解原则,仲裁要明确仲裁申请和受理要求。通过标准化争议处理程序,可提高争议解决效率,降低解决成本。最后要建立结算资料标准化归档制度。统一结算资料的归档范围、整理要求和保管期限,推行电子化归档系统,实现结算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和便捷查询,特别要注重结算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建立结算数据库,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依据[3]。
6、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的保障机制建设
为了确保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建立由建设单位牵头,各参建方共同参与的标准化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方在标准化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配备专业的标准化管理人员。建立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标准化实施中的问题,制定覆盖全过程各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建立标准化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标准化知识和技能培训,实施标准化考核激励机制,将标准化执行情况纳入各方绩效考核体系。
7、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极为关键,主要是采取合理的方式控制和分析及优化房屋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以此提高资源配置率,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1]周颂阳.建筑项目工程造 管理实例[J].广东建材,2025,26(7):307-310.
[2]黄贤栋.全过程项目建设的 理及成本控制[J].科技与企业,2025(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