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勤调研,“对症下药”巧管理
冯娇娥
宁海县越溪乡中心小学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尤其对于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来说,更是充满挑战。首先,学生学业基础相对薄弱,家庭教育环境各有不同,这使得班主任在教学的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对学生个体进行辅导。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促使班主任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将通过生动详实的事例,展现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运用“望闻问切”的调研方法深入了解学生,进而“对症下药”,巧妙地管理班级。
一、细心“望”其表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首要策略是“望”,即善于观察学生的外在表现。班主任应该像细心的园丁一样,通过观察学生的细微表情和动作,来精心照料他们内心的花园。换句话说,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首先,班主任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或者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这些都可能是学生遇到困难或问题的信号,班主任需要及时介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翔翔是班级里的活跃分子,但最近几天他变得沉默寡言。班主任注意到这一点,在课间主动找翔翔聊天。通过谈话,班主任了解到他最近因为父母闹离婚而感到焦虑不安。班主任随后提供了心理疏导和建议,并联系了他的家长,共同协助小明解决问题。
其次,观察学生还有助于班主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潜力,通过观察,班主任可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以提高教育效果。
妍妍是班里一个内向的女孩子,平时在课堂上表现平平,但班主任注意到她的绘画水平较高。于是,班主任鼓励妍妍参加县里的“天寿杯”绘画比赛,并为她提供绘画指导和专业资源。最终,妍妍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不仅提高了她的自信心,也让她在班级中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班主任通过“望”,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和情感状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从而顺利实现育人目的。
二、耐心“闻”其声
耐心倾听是教育的灵魂,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进行深入沟通,才能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搭建通向成功的桥梁。
(一)“闻”任课老师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深度协同,共建教育生态圈。班主任不应孤军奋战于班级管理的前沿,而应成为连接各任课老师的桥梁。通过与任课老师紧密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面对的挑战,从而与老师们共同为学生量身定制教育策略。这种协同合作不仅使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助推他们的全方位成长。
(二)“闻”家长
家校共育,携手助力学生成长。在农村小学,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而且是家校沟通的纽带。通过与家长的紧密交流,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职业和兴趣爱好;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交技能等。通过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策略。此外,班主任可向家长普及现代教育理念,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促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三)“闻”学生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主体,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细致入微地关注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所遇到的困惑,掌握他们的个人兴趣与特长,同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情感需求,这样不仅能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关怀,还有助于班主任精准地指导学生的个人发展。
三、真心“问”其想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真心“问”学生所想,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学习、生活、未来等方面的想法和规划。通过真心的询问,班主任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不问不知,班主任要勤问学生,打破隔阂,倾听学生的心声。这种倾听不仅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贴心的帮助和支持。例如,在课间与学生相遇时,可以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近况,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应该积极询问背后的原因,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班主任应该询问学生遇到了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以便给予相应的指导。
面对班级管理中的难题,班主任可以向有经验的同行求助,咨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当班级管理有较为成功的案例时,也应该与同行交流、征求意见,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四、准确“切”其脉
在班级管理中,准确“切”其脉指的是班主任通过前面三个步骤的积累和分析,能敏锐地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根源和症结,并迅速而准确地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整改措施,以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并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当遇到问题时,班主任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仅凭经验作出草率判断。例如:
在自习课上,学生之间经常会有窃窃私语的情况,这时不能简单地用“自习时不能说话”这一规定来处理。班主任需要先弄清楚学生在自习课上到底在说什么,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样,当学生违反校规被校领导批评后,班主任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学生进行惩罚。在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如果确定学生是主观上违反学校制度且改正态度不积极,班主任可以寻找机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是客观原因导致,如有一学生堵车导致迟到,他狂奔进校园,为走捷径踩踏草坪被校德育处抓住,班主任了解实情后要“宽大”处理。
班主任如果对学生违纪事实了解不够深入就盲目处理,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使师生关系恶化。因此,班主任在处理班级问题时要善于把脉,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解决,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班级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结语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这反映了我们对教育认真的态度,也凸显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具备的关键素质。我们需要用敏锐的观察力去捕捉学生的细微变化,用耳朵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用巧妙的言语去引导他们,用关爱的心去呵护他们。通过将“望闻问切”四步法巧妙结合,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学生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并据此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帮助,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参考文献】:
[1]闵志刚,王习明《“望闻问切”重调研“对症下药”巧治理——班主任工作方法谈》[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 05 期.
2]赵玉玲《沟通技巧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金锄头文库,赵玉玲,2022.
[3]徐鸿飞《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技巧的合理应用探讨》[J].新校园:中旬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