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冒险性游戏的开展现状及其促进策略

作者

李芷鋆

张家港市塘市幼儿园 215600

一、引言

幼儿期是个体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对其成长意义非凡。冒险性游戏以其独特的挑战性与探索性,能有效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勇敢精神、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力,为幼儿提供在安全范围内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机会,对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现实中,受多种因素制约,冒险性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展并不理想,亟待深入探究现状并寻求有效解决策略。

二、幼儿冒险性游戏的开展现状

2.1 游戏场地与设施限制

多数幼儿园受场地面积局限,户外活动空间狭小,难以规划出专门且充足的冒险游戏区域。城市幼儿园尤为突出,周边高楼林立,园内建筑密集,留给幼儿户外游戏的空间被严重压缩,致使幼儿在开展冒险性游戏时施展不开,如无法设置大型攀爬架、宽阔的奔跑区域等,极大限制了游戏类型与规模。部分幼儿园虽设有户外活动场地,但冒险性游戏设施陈旧、种类单一。常见设施多为传统滑梯、秋千,缺乏如攀爬网、平衡木、沙水组合等能激发幼儿冒险探索欲望的设施。且设施更新换代缓慢,长期未根据幼儿发展需求与游戏理念变化进行调整,难以满足幼儿多样化冒险体验需求。

2.2 教师观念与指导问题

教师普遍对幼儿在冒险性游戏中的安全问题存在担忧,这种 “ 安全焦虑” 使其在组织游戏时过度保护。为避免幼儿磕碰受伤,常限制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行为,减少高挑战性游戏环节,如禁止幼儿攀爬较高攀爬架、限制奔跑速度等,导致冒险性游戏失去原本的挑战性与教育价值。部分教师对冒险性游戏理解不深,缺乏专业指导能力。在游戏过程中,不能敏锐观察幼儿行为表现,无法准确把握幼儿需求与发展水平,难以提供适时、有效的指导。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冲突时,教师要么干预过度,直接替幼儿解决问题;要么不知所措,放任自流,均不利于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2.3 家长认知与支持不足

许多家长观念较为保守,将幼儿安全置于首位,对冒险性游戏存在误解,认为这类游戏危险系数高,易使幼儿受伤,忽视了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在家庭中,也常因安全考虑限制幼儿自主探索行为,导致幼儿在园内外都缺乏参与冒险性游戏的机会,运动经验与冒险精神培养缺失。幼儿园与家长在冒险性游戏方面沟通合作不足。幼儿园未充分向家长宣传冒险性游戏的价值与意义,家长不了解幼儿在园参与冒险性游戏情况,无法在家中给予相应支持与延续。同时,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冒险性游戏的方式、内容等存在疑虑,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反馈意见,导致家园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三、幼儿冒险性游戏的促进策略

3.1 优化游戏环境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因地制宜规划冒险性游戏场地。可将闲置角落、楼顶空间等进行改造,划分出攀爬区、沙水区、平衡区等不同功能区域,设置如小型攀岩墙、绳索攀爬架、高低错落的平衡木等设施。同时,合理布局场地,确保各区域之间衔接流畅,便于幼儿在不同游戏区域自由穿梭,拓展游戏体验。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设计差异化设施方案:为 3-4 岁幼儿提供低结构冒险设施,如可拼接的塑料攀爬块(单块高度 20-30cm )、直径 30cm 的平衡圆环阵(间距 30-50cm );为 5-6 岁幼儿引入高挑战设施,如 3 米长的悬挂绳索桥(离地高度 1.2 米)、可调节坡度的金属滑梯(坡度 30° -45° )。每月开展 “ 设施创意升级” 活动,教师与幼儿共同改造现有设施:用旧轮胎搭建 “ 轮胎堡垒” ,在轮胎侧面切割洞口供幼儿钻爬;将

PVC 管切割成 20cm 长的短管,埋入沙池形成 “ 障碍隧道” ,幼儿需匍匐穿越。每季度进行设施安全检测,重点检查攀爬设施的连接处磨损度、平衡设施的稳定性,对木质设施进行防腐处理,金属部件涂刷防锈漆。

3.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组织教师参加冒险性游戏专题培训与教研活动,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观摩等形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冒险性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认识到适度冒险对幼儿成长的积极意义,从而转变安全至上、过度保护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敢于放手让幼儿在冒险性游戏中探索成长。

加强教师指导能力培训,开发 “ 三维指导能力培训体系” :

观察维度 —— 培训教师使用 “ 幼儿冒险行为观察量表” ,从 “ 风险评估” “ 策略调整” “ 情绪表现” 三个维度记录,如幼儿在攀爬时是否会先观察落脚点(风险评估)、遇到阻碍时是否更换路线(策略调整)、成功后是否有欢呼雀跃表现(情绪表现)。

指导维度 —— 通过情景模拟训练教师介入时机:当幼儿在平衡木上停滞不前时,教师需使用启发性提问(“ 你看前面的小脚印标记,试试踩在那里?” )而非直接搀扶;当幼儿发生轻微碰撞时,引导幼儿自主解决(“ 你觉得现在该怎么做才能继续玩?” )。

反思维度 —— 要求教师每周撰写 “ 冒险游戏指导日志” ,记录典型案例:如大班幼儿尝试翻越 1.2 米高的围栏时,教师未直接制止,而是问“ 你觉得翻过去需要什么帮助 ?′′ ,幼儿找来垫子铺垫后成功翻越,教师在日志中分析:“ 幼儿已具备初步风险预判能力,教师应提供支持而非否定” 。某园实施该体系后,教师有效指导率从 40% 提升至 85% ,幼儿游戏中自主解决问题的比例从 35% 增至 70‰

3.3 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园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公众号推送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冒险性游戏的教育价值、开展方式与安全保障措施,纠正家长对冒险性游戏的错误认知,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冒险性游戏中身体协调性、勇气、自信心等方面的提升,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冒险性游戏的理解与支持。

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冒险性游戏活动,如亲子冒险运动会、家长志愿者协助游戏开展等,让家长亲身感受冒险性游戏氛围,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表现,增进家长对冒险性游戏的认同。同时,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造安全的冒险探索环境,如在小区花园开展简单攀爬、跳跃活动,与幼儿共同制定家庭冒险计划,延续幼儿园冒险性游戏教育成果,实现家园共育。

四、结论

幼儿冒险性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尽管当前其开展面临场地设施、教师、家长等多方面挑战,但通过优化游戏环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家园合作等一系列针对性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现状,推动冒险性游戏在幼儿园的顺利开展。让幼儿在冒险性游戏中释放天性、挑战自我,获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成长,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与家长需持续关注幼儿需求与游戏动态,不断调整与完善策略,确保冒险性游戏发挥最大教育价值,助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宇,赵珂.户外冒险游戏对幼儿风险认知的积极影响[J].体育师友,2025,48(02):67-72.

[2]朱源琳,苏兰.幼儿园冒险性游戏:价值意蕴、风险检视与纾解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5,26(01):98-101.

[3]蒋涵琦,王丽,岳慧兰.打开幼儿的探索视野:冒险游戏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4,(21):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