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在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中的集成技术研究
李健文
江门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 广东省江门市 529000
引言:
在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建立的特定背景下,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以统筹空间数据为核心的“ 一张图” 平台,从编制到实施全过程里,逐步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而测绘地理信息,作为空间数据起着主导性作用的来源渠道,它的集成质量状况会对规划所拥有的科学性以及所涉及的可操作性形成或轻或重的影响,也正因复杂的逻辑关联,对于测绘地理信息在“ 一张图” 里所关涉到的集成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实际上极为关键的现实意义以及在实际应用层面能够凸显的应用价值。
一、测绘地理信息特点与现状
测绘地理信息是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建设的基础数据,具有类型多样、精度高、更新快的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图、遥感影像、地籍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及数字高程模型等,覆盖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广泛应用于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中。在精度方面,不同比例尺的数据服务于不同层级的规划需求,如1:500 用于城市详细规划,1:10000 用于区域规划等。随着遥感、无人机、激光雷达等技术的发展,数据获取效率显著提升,更新频率从原来的几年一次,提高到季度甚至实时更新。然而,目前测绘数据仍存在来源分散、标准不一、更新不均衡等问题,制约了其在“ 一张图”平台中的全面集成与高效利用。
二、集成技术路线
(一)数据融合技术
在推进为实现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而展开的建设工作时,数据融合对于测绘地理信息集成来说,属于首要环节的关键任务被着重提出来。然而,不同来源的数据因各自特性,常出现空间位置不一致、内容重复,并且在精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之类的问题。为了能够对数据的整体质量予以有效提高,需借助相关技术手段,如几何校正、坐标配准及语义匹配等,实现多源数据实现在空间位置以及信息内容层面达成协调一致的目标。同时,在数据融合的整个过程当中,重叠图层的冲突处理、冗余数据剔除和关键要素提取等重点问题,都要予以妥当解决,借此来构建起统一的空间信息底图底数,进而为后续应用提供可保持一致、具备权威性质的数据基础,使得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得以顺畅开展。
(二)标准转换技术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存在数据标准多样性的问题。这导致不同部门在坐标系统、分类体系、编码逻辑及数据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此现状已成为阻碍数据共享与集成的关键障碍。通过标准转换技术,如统一坐标系统、转换数据格式、映射属性字段、对齐语义标准等,能够实现跨平台、跨系统的数据互通。推动数据标准化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能有效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更为构建“ 一张图” 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实施层面体现出,该技术支撑了系统自动化数据更新能力的实现,并从技术层面保障了信息服务的顺畅提供。
(三)时空建模技术
传统测绘数据大多呈现为静态地图的形式,这种状况使其难以有效地去反映各种空间要素逐步变化的具体过程。而与之鲜明对比,时空建模技术凭借着引入时间维度这一关键举措,将原本处于二维静态层面的空间数据,成功地朝着动态管理的方向转化,进而能够实现针对自然资源现状、用地情况的变化、城市形态演变等现象,实现全过程的精确追踪与监控。基于时空数据库、GIS 平台以及模型算法得以集成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支持如时序分析、趋势进行预测、动态实时监测以及智能预警等功能的应用。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不但显著提升了“ 一张图” 内部信息深度方面的层次,同时同步增强了其在空间治理、风险防控等方面在资源管控工作实用价值。
三、应用实践分析
(一)区域集成实践案例分析
以凭借领先优势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为例,在积极推进的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宏伟建设进程中,该省通过大规模开展测绘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工作,整合基础地理数据、融合地籍信息,并将遥感影像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有机结合,成功搭建起统一的空间数据平台。在数据融合环节,浙江省运用自动化坐标配准与语义识别技术,致力于实现多源数据的精准整合。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不同部门间数据冗余、精度不一致等问题,为空间数据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标准转换方面,浙江省不仅制定了统一的数据标准,还严格执行,以此推动省、市、县三级平台的数据共享进程。通过统一标准,确保了各级平台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为数据的顺畅流通和高效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该系统还具备动态更新与多端调用的功能,能够实时为规划审批、用地监管等事项提供数据支持。这一特性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增强了决策的精准度,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浙江省的这一实践行动,充分验证了融合与转换等集成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建设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二)城市级动态管理应用成效
在城市治理层面,杭州市在其“ 一张图” 平台建设中创新性地引入了先进的时空建模技术。依托该技术,杭州市以严谨的动态监管模式,对建设用地、生态保护红线、耕地保护等关键要素实施全面监管。平台以时空数据库为坚实基础,不仅实现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定期分析,还能进行实时预警。例如,当系统精准监测到某区域存在违法占地或生态保护红线被严重突破等违规行为时,会立即自动生成预警信息,推动相关部门迅速介入处理,有效提升监管效率与响应速度。无独有偶,四川省绵阳市同样在空间治理领域积极探索,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闭环管理体系。该体系将测绘数据深度融入规划编制、审批及实施的全流程,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有力促进了跨部门协同合作,显著提升了空间治理效能。从杭州市与绵阳市的代表性实践案例可以看出,测绘地理信息集成工作不仅在技术层面具备高度可行性,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显著成效。这一集成工作对于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强化资源管控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论:
本文聚焦测绘地理信息在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 中的集成技术,深入剖析其具体实施路径,旨在验证通过数据融合、标准转换及时空建模等手段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实践反馈表明,技术集成手段在提升空间治理效率方面成效显著,能够有效整合多源数据、打破信息壁垒,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决策与高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鉴于此,在未来的工作中,需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一是统一数据标准,确保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的数据兼容与共享,为集成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优化更新机制,建立动态、实时的数据更新体系,保障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三是推进智能化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智能化、可视化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平台,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推动相关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徐鑫,高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5):147-149.
[2]吴雅男,徐锋,王松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3,(18):65-67.
[3]刘敏.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J].资源导刊,2019,(05):47.
[4]潘俊钳,马星.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经纬天地,2019,(02):3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