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师能力重构

作者

吕曼 张宗园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

一、引言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高等教育的面貌。从在线课程的广泛普及到智能教学工具的应用,从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展到学习数据分析的运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能力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技能,更要具备适应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新能力,实现能力的重构与升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一)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数字教学工具和平台,如在线教学平台、学习管理系统、教育类软件等,能够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等工作。例如,能够运用录屏软件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利用在线测试平台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与反馈。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数字资源开发能力,能够根据教学需要,整合、加工和创作数字教学资源,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

(二)数据素养

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具备数据意识,能够收集、分析和解读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如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学习成绩数据等。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需求和学习困难,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长、参与讨论的次数、作业完成情况等数据,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三)教学设计创新能力

数字化转型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要能够设计基于数字技术的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活动,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设计在线小组合作学习项目,让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讨论、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终身学习能力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的数字技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术研讨活动,关注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同行交流经验,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三、当前教师能力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

部分教师对数字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在使用数字教学工具和平台时存在困难,如不熟悉在线教学平台的操作流程,无法有效地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一些教师虽然能够使用基本的数字工具,但应用水平较为初级,难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例如,仅仅将课件从纸质版转换为电子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元素丰富教学内容。

(二)数据素养不足

许多教师缺乏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不了解如何从教学过程中收集有价值的数据,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即使能够获取一些数据,也难以从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无法将数据分析结果有效地应用于教学改进。例如,面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数据,只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如平均分、及格率等,而不能深入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等。

(三)教学设计创新意识薄弱

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部分教师心中根深蒂固,他们习惯于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对新型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了解和应用较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难以设计出符合数字化教学环境要求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导致两种学习方式相互脱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终身学习动力不足

一些教师由于工作繁忙、缺乏激励机制等原因,对终身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学习新的数字技术和教育理念的动力。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无需再进行学习和提升,对教育领域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关注不足,难以适应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四、教师能力重构策略

(一)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与学习

高校应组织多样化的数字技术培训活动,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和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字教学工具和平台的操作技能,还要涵盖数字资源开发、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在线学习课程、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拓宽教师的学习渠道,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邀请数字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分享最新的数字技术应用案例和教育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的数字素养提升课程,通过在线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教师的数据素养。

(二)建立教师发展支持体系

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为教师能力重构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教学咨询、教学设计指导、技术支持等服务。设立教师教学改革项目基金,鼓励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改革实践,对在教学改革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例如,教师发展中心可以组织教学设计师与教师合作,共同设计基于数字技术的教学方案,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设立教学改革项目基金,支持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三)推动教师教学实践创新

鼓励教师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学实践,开展教学创新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竞赛,如数字化教学创新大赛等,为教师提供展示教学创新成果的平台,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建立教学创新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例如,以课程为单位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教育技术专家等,共同开展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通过团队协作,整合各方资源,提升教学创新的质量和效果。

(四)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数据素养、教学设计创新能力等纳入评价指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对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如评选优秀数字化教学教师、给予绩效奖励等,激发教师提升自身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师职称评审中,适当增加数字化教学成果的权重,对在数字技术应用、教学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倾斜;通过评选优秀数字化教学教师,树立榜样,引导更多教师积极投身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五、结论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当前教师能力存在的挑战,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与学习、建立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推动教师教学实践创新以及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等策略,实现教师能力的重构与升级,是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教师具备了适应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数字化时代中学习和成长,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红雨 , 肖荷 .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因、逻辑与策略研究 [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5,40(05):64-70.

[2] 夏立新 . 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J]. 教育国际交流 ,2025,(03):5-9.

[3] 崔方磊 , 张国良 , 赵大虎 .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困难挑战与应对举措——以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为例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5,(08):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