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瑶族舞蹈艺术{ 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长鼓舞. 伞舞. 花灯舞}
周维明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剧团 425500 N/A
引言
瑶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灿烂的文化,舞蹈作为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了瑶族人民的生活风貌与精神世界。长鼓舞、伞舞、花灯舞以独特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道具运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瑶族文化的鲜明符号。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浪潮下,探究这些特色舞蹈的艺术价值与传承发展,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瑶族舞蹈艺术概述
1.1 瑶族舞蹈的文化根源
瑶族的舞蹈艺术深深植根于其独特的历史发展与生活环境。在漫长艰辛的长期迁徙历程中,瑶族人民为了生动记录生活、真切传递情感,逐渐创造出富有浓郁特色的舞蹈形式。例如,狩猎与农耕作为瑶族先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方式,这些场景常常被巧妙融入舞蹈动作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独特肢体语言。同时,瑶族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对舞蹈的形成影响极为深远,在祭祀盘瓠等庄重神圣的重要宗教仪式中,舞蹈作为虔诚沟通神灵的媒介,承载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殷切愿望。此外,瑶族人民对自然与生俱来的敬畏与热爱,也通过舞蹈动作的刚柔并济、节奏的起伏变化得以充分体现,这些丰富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瑶族舞蹈艺术深厚坚实的根基。
1.2 瑶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瑶族舞蹈在动作风格、节奏韵律上具有鲜明突出的独特性。其动作多以屈膝、沉臀、弓腰等经典姿态为基础,展现出古朴典雅、沉稳庄重的气质,同时又不乏灵动俏皮与蓬勃活力。例如,在表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时,舞者的动作粗犷豪放有力,充满震撼人心的力量感;而在表达细腻真挚的情感时,则细腻温柔柔和,富有动人的韵味。在节奏韵律方面,瑶族舞蹈常常运用复杂多变、富有层次的鼓点和音乐旋律,紧密配合舞者的动作,营造出强烈浓厚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舞蹈中的音乐、服饰等艺术元素与肢体语言完美紧密配合,色彩鲜艳绚丽的民族服饰随着舞者的动作飘逸灵动舞动,独特悠扬的民族音乐为舞蹈增添迷人氛围,共同构成了瑶族舞蹈独特迷人的艺术魅力。
1.3 长鼓舞、伞舞、花灯舞的代表性
长鼓舞、伞舞、花灯舞在瑶族舞蹈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地位,是瑶族舞蹈艺术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长鼓舞以其雄浑激昂、振奋人心的鼓点和刚劲有力、气势磅礴的动作,尽情展现了瑶族人民的勇敢无畏与坚毅不拔;伞舞则以柔美婉约、优雅动人的舞姿和浪漫梦幻、如诗如画的意境,完美体现了瑶族女性的温婉柔情风情;花灯舞凭借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花灯和欢快活泼、热情洋溢的舞步,充分传递出瑶族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二、瑶族特色舞蹈的艺术解析
2.1 长鼓舞的刚劲与灵动
长鼓舞以长鼓为核心道具,其表演形式独特而富有魅力。舞者手持长鼓,通过击鼓、甩鼓、旋转等动作,配合矫健的舞步,展现出刚劲有力的气势。击鼓动作是长鼓舞的精髓,舞者以鼓槌击打鼓面、鼓身,发出节奏鲜明的声响,时而急促有力,时而舒缓悠扬,仿佛在诉说着瑶族的历史故事。同时,舞者的舞步灵活多变,跳跃、旋转、腾挪间尽显灵动之美,将力量与柔美完美结合。长鼓舞的动作设计源于瑶族的狩猎、战斗等生活场景,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瑶族人民的生存智慧和勇敢精神,是瑶族文化的生动写照。
2.2 伞舞的柔美与风情
伞舞以伞为主要道具,通过舞者优雅演绎,营造出柔美浪漫的艺术氛围。舞者手持色彩鲜艳的花伞,伴随着悠扬乐声,通过伞的开合、旋转、摆动等动作,配合轻盈的舞步和优雅的身姿,将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伞的开合动作恰似生活的起起落落,旋转的伞面如同绽放的花朵,寓意着美好的生活愿景。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动作舒缓柔美,眼神温柔灵动,一颦一笑间,将瑶族女性的温婉含蓄表现得恰到好处。伞舞的动作设计与瑶族的民间传说和生活场景紧密相连,许多动作模仿自然界的花鸟鱼虫,充满浓郁生活情趣,生动体现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3 花灯舞的绚丽与喜庆
花灯舞以色彩斑斓的花灯为亮点,凭借独特编排,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舞者手持造型各异的花灯,在欢快激昂的音乐伴奏下,迈着活泼灵动的舞步,如精灵般穿梭舞动,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花灯的制作工艺精美绝伦,上面绘制着龙凤呈祥、花鸟鱼虫等各种吉祥图案,寓意幸福安康。舞蹈中,舞者巧妙通过花灯的排列组合和队形变换,创造出 “双龙戏珠”“百花齐放” 等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令人目不暇接。花灯舞通常在瑶族重要节庆活动中表演,其欢快的节奏和喜庆的氛围,充分表达了瑶族人民对节日的热烈庆祝和对美好生活的由衷赞美之情。
三、瑶族特色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3.1 传承现状与困境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瑶族特色舞蹈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瑶族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导致传统舞蹈的传承人群逐渐减少。同时,现代文化的冲击使得年轻一代对瑶族舞蹈的兴趣降低,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流行文化,对本民族的传统艺术缺乏了解和认同。此外,瑶族舞蹈的传承方式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规范的教学体系,使得舞蹈技艺的传承质量难以保证。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瑶族长鼓舞、伞舞、花灯舞等特色舞蹈面临传承断代的危机。
3.2 传承与发展策略
为了推动瑶族特色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策略。首先,应加强学校教育,将瑶族舞蹈纳入中小学的校本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让年轻一代从小接触和学习瑶族舞蹈,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利用现代媒体的传播优势,通过拍摄纪录片、制作短视频、举办线上舞蹈比赛等方式,扩大瑶族舞蹈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喜爱。此外,还可以将瑶族舞蹈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在瑶族聚居地开发以舞蹈表演为特色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深入了解瑶族文化,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3.3 未来发展展望
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瑶族特色舞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瑶族舞蹈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瑶族舞蹈可以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积极与现代艺术形式相融合,创新舞蹈编排和表现手法,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借助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将瑶族舞蹈推向世界,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提升瑶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论
瑶族长鼓舞、伞舞、花灯舞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瑶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尽管当前面临传承困境,但通过挖掘文化价值、创新传承方式、推动融合发展,这些特色舞蹈定能焕发新的生机。未来,瑶族舞蹈将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发展,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龙可 . 瑶族传统舞蹈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J]. 艺术大观 ,2025,(04):58-60.
[2] 罗聿都 . 从族群文化的视角探讨瑶族舞蹈的审美特点 [J]. 明日风尚 ,2023,(24):25-27.
[3] 曹文修. 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编创探究[D]. 吉林艺术学院,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