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县域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困境与突破

作者

赵玲霞

甘肃省礼县第一中学742200

引言

在新课标不断推进且加深的情况下,县域高中英语教育正在发生从未有过的改变。“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成了提高教学成绩、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关键方式,它的地位越发凸显。可是,受地方、资源、师资力量等限制,县域高中在执行“教学评一体化”过程中,自然遇到很多问题。从小处观察课堂上的细微到宏观安排作业,每一个部分都考验教育者的智慧和勇气。

一、基于新课标的县域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困境

(一)课堂观察视角下实施的困境

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脱节:一些县域高中英语教师对新课标认识不够透彻,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没有很好地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去细化目标。评价环节大多只是停留在课堂提问、课后测试这些传统形式上,评价内容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合。

评价方式单一,缺少过程评价:从课堂观察情况来看,大部分县域高中的英语课堂仍旧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终结性评价。比如,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之类,过程性评价形式主义化比较严重。教师很少会用课堂表现记录、小组互相打分、学生自评这些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办法,难以全方位而且动态地显示学生的学习进程、改进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与评价环节融合不够:有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没有把评价同教学过程融合起来,评价大多在教学结束之后才展开,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对教学做出调整。比如,教师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没有借助即时评价去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依旧依照预先设定的教学进程推进。于是,部分学生因为不能及时解决自己的疑惑,后面的学习变得越发困难,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作业设计视角下实施的困境

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评价标准不恰当:新课标对作业的设计提出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县域高中部分英语教师所设计的作业依旧以机械性的抄写生词、完成习题为主,与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等要求相脱离。作业评价标准不明确,仅仅看答案是否正确,忽视了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体现出的思维过程、创新意识等,无法通过作业评价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

作业缺少层次性和个性化:县域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差异,然而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为统一内容,并未依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实施分层设计,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许会由于作业难度太大而产生挫败感,基础较好的学生则会因为作业缺乏挑战性而减弱学习积极性。

二、基于新课标的县域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突破路径 参考文献

(一)课堂为基,推进教学评价深度融合

精准定位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师要研读新课标,结合县域高中学生实际,把核心素养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比如,“文化主题”的教学目标定为“学生能理解中外文化差异,进行简单对比”,评价目标可以定为“能准确说出至少两处中外文化差异,表达自己的看法”,让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高度一致。

丰富评价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堂观察记录表、小组互评表、学生自评问卷等方式,全方位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评价嵌入教学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评价融入到各个环节,如在知识点讲解完后,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小测验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方法。在学生展示成果时当场给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到教学与评价并行。

(二)优化作业设计评价,发挥作业桥梁功能

设计符合目标的多元作业:作业设计要贴合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兼顾知识巩固和能力培养,按照县域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特点,设计出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实践性作业(调查当地传统节日习俗并撰写报告),探究性作业(查阅资料分析中外饮食文化差异),创造性作业(创编与生活相关联的短文)等,还要明确作业评价标准,从“知识掌握”“能力运用”“思维品质”“创新意识”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评价指标,保证作业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实施分层与个性化作业: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把作业划分成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这三个层级。基础层作业重视知识的巩固,像词汇默写、简单的句型练习;提高层作业重视能力的提高,像短文写作、对话的编创;拓展层作业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像文化探究报告、英语实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情况来挑选适合自己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完善作业评价反馈机制:教师可以利用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成立学生作业互助批改小组等方式来提高作业批改的效率,确保评价反馈及时。教师在进行评价反馈的时候,不仅要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要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给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对于写作作业而言,除了对学生的语法错误进行批改以外,还可以对文章的结构、逻辑、内容是否丰富等方面进行点评,从而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让其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去改进,从而更好地发挥作业评价的诊断作用和指导作用。

结语

新课标背景下,县域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存在不少困境,但是从立足课堂、优化教学与评价融合、完善作业设计与评价反馈等方面入手,就能有效地破解困境。县域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来创新教学与评价的方式,让“教学评一体化”真正落实到位,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从而推动县域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1] 周惠瑞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J]. 英语教师,2024(20):132-135.

[2] 崔海燕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J]. 校园英语,2024(41):111-113.

本文系 2025 年度礼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县域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困境与突破-- 基于新课标的课堂观察与作业设计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 (LXJYS20251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