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专业学生餐饮职业认同感培养策略研究
许忠
四川省珙县职业技术学校 644500
【关键字】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餐饮职业认同感;课程思政;情境化教学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当下,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肩负为餐饮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学生餐饮职业认同感偏低,成为制约行业发展与学生职业成长的关键。不少学生不愿从事基层服务,对餐饮职业缺乏热情与认可,既影响自身就业,也不利行业发展。《餐饮服务与管理》作为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技能与素养作用显著。融入课程思政可引导树立正确职业观,情境化教学通过模拟餐厅、VR 实训等增强职业认知,对提升认同感意义重大。本文笔者结合十多年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经验进行探讨研究,因此,基于该课程探索培养策略极具现实意义。
一、中职旅游专业学生餐饮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
通过对多所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当前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餐饮职业认同感普遍较低。大部分学生对餐饮职业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餐饮工作地位低下、工作强度大、收入待遇低,缺乏发展前景。在就业选择上,很多学生倾向于避开基层餐饮服务岗位,更愿意选择行政、管理等看似更 “体面” 的工作。即使部分学生从事了餐饮行业,也往往存在职业倦怠感,离职率较高。
(二)原因分析
1. 社会认知偏差:社会上对餐饮行业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餐饮工作是 “伺候人” 的,没有技术含量和社会地位。这种社会认知影响了学生对餐饮职业的认同感,使他们不愿意从事该行业。
2. 家庭教育影响:一些家长对餐饮行业缺乏了解,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餐饮工作,认为该行业工作辛苦、不稳定。在家长的影响下,学生也会对餐饮职业产生抵触情绪。
二、基于《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思政的餐饮职业认同感培养策略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餐饮服务与管理》蕴含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丰富思政元素,教师需深入挖掘并与课程内容融合。如讲解餐饮服务礼仪时,融入诚信、尊重他人等道德教育;介绍企业管理时,强调团队合作、责任担当等职业精神。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与价值观,增强对餐饮职业的认同感。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渗透课程思政
1. 案例教学法:选取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的成功案例,如某捞的优质服务、某劳的标准化管理等,让学生分析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感受其中蕴含的职业精神和服务理念。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反面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2. 小组讨论法:针对餐饮行业中的热点问题,如食品安全、服务质量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
三、基于《餐饮服务与管理》情境化教学的餐饮职业认同感培养策略
(一)构建模拟餐厅实训环境,提升学生职业体验
学校可以投入资金建设模拟餐厅,按照真实餐厅的布局和设施进行配置,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实训环境。在模拟餐厅中,学生可以进行餐饮服务流程的模拟训练,如迎宾、点餐、上菜、结账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熟悉餐饮服务的各个环节,掌握服务技能,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餐饮工作的实际氛围,增强对职业的认知和体验。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服务场景,如客人投诉、突发事件等,让学生学会应对各种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运用 VR 实训技术,拓展学生职业视野
VR 实训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具有沉浸感强、互动性好等特点。将 VR 实训技术应用于《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职业体验。例如,通过 VR 技术,学生可以 “走进” 国内外知名的餐饮企业,参观餐厅的后厨、前厅等场所,了解不同餐饮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服务理念。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虚拟的餐饮服务训练,在虚拟环境中处理各种服务场景,提高服务技能和应对能力。VR 实训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餐饮行业信息,拓展职业视野,增强对餐饮职业的认同感。
(三)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教学与岗位对接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与餐饮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能够亲身参与餐饮服务工作,了解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制度,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企业的师傅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传递行业经验和职业精神。校企合作能够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增强对餐饮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餐饮职业认同感培养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校要加强《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情境化教学能力。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思政培训课程、行业研讨会等,让教师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要求,掌握情境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鼓励教师到餐饮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积累行业经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保障学生餐饮职业认同感培养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方面,终结性评价包括期末考试、实习报告等方面。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认同感。
五、结束语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餐饮职业认同感培养需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发力。基于《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通过挖掘思政元素、运用多样教学法、构建模拟餐厅、借助 VR 技术、开展校企合作等策略,可有效提升认同感,而师资建设、评价体系完善及校园文化营造等保障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伴随职教和餐饮行业发展,该培养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需持续探索创新策略,深化课程思政与情境化教学融合,利用先进教学技术提升效果,加强社会合作,营造良好职业发展环境,为餐饮行业培育更多高认同感、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文智 , 王乐 .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研究 [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 ( 综合版 ), 2025(4).
[2] 任心雨, 龚晨愉, 夏俊杰. 区域协同视角下旅游业数字人才供需匹配研究——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培养模型分析[J].Sustainable,Development, 2025, 15.
[3] 和呼 . 中职《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D]. 河南大学 ,2024.
作者简介:许忠,讲师,四川宜宾人,1970 年7 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党政办主任,长期从事职业技术学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工作,在中职餐饮专业教学实践与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致力于探索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与专业技能的教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