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与道法核心素养的结合实践
郑琳琳
牙克石市第八小学 02215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与道法学科所强调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将语文阅读教学与道法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一、语文阅读教学与道法核心素养结合的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道法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相契合。在阅读教学中融入道法元素,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阅读关于英雄人物的文章时,结合道法中“责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体会英雄人物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阅读材料中包含着大量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人生哲理,将这些内容与道法核心素养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通过阅读描写诚实守信的故事,结合道法中“道德修养”的内容,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践行这一道德规范。
(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道法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意识”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语文阅读教学可以通过选取与社会现实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关注社会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结合道法中“责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进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采取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二、语文阅读教学与道法核心素养结合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目标脱节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阅读教学和道法教学视为两个独立的学科,没有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教学目标脱节。语文教师只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文本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元素;道法教师则过于强调知识点的传授,没有充分利用语文阅读材料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得两者的教学效果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语文阅读教学以讲解分析文本为主,道法教学以灌输知识点为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将语文阅读知识与道法核心素养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而没有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所传达的道德意义;在道法课上,教师只是让学生背诵知识点,而没有通过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
虽然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由于教师缺乏对资源的整合意识,导致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许多有价值的阅读材料没有被引入到道法教学中,而道法教材中的一些案例也没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深入挖掘,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语文阅读教学与道法核心素养结合的实践路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实现两者有机融合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与道法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在联系,将两者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文本中的道德教育元素和道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使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学生道法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语文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教师可以结合道法中“道德修养”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雷锋叔叔的助人为乐精神,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阅读教学与道法核心素养的结合。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本的思想内涵和道德意义。在学习道法中“法治观念”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选取相关的法律案例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案例的过程中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对道德问题的看法,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对道德规范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难忘的泼水节》一文讲述了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道法中“民族团结”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团结互助。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欢乐氛围。然后,通过展示不同民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最后,让学生以“民族团结”为主题进行写作,表达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和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和道法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将两者有机整合起来。可以将道法教材中的案例、故事等作为语文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道法知识;同时,也可以将语文教材中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引入到道法教学中,丰富道法教学的内容。例如,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关于“热爱祖国”的内容,教师可以选取语文教材中描写祖国壮丽山河、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增强爱国情感。
四、结束语
语文阅读教学与道法核心素养的结合是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等实践路径,能够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莉 .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教学为例 [J]. 语文新读写 ,2024,(13):117-119.
[2] 董金梅 . 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以说理文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为例 [J]. 科教导刊 ,2023,(05):115-117.
[3] 成时娟 . 活力语文 [M].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20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