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郭其河
尤溪县台溪中学 365100
一、核心素养下中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1.1 促进知识的系统性整合
中学美术教材中的内容丰富多样,但各知识点之间有时缺乏紧密的逻辑联系。大单元教学能够打破教材原有单元的限制,根据美术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例如,将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围绕一个大主题进行编排,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美术知识,了解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关联,构建起更加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1.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单元教学通常以项目式、主题式学习的方式展开,学生在完成大单元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观察、思考、分析、实践、创新等多种能力。比如在“校园文化艺术设计”大单元教学中,学生可能需要先观察校园环境,分析校园文化特色,然后运用设计知识进行校园标志、海报、文化墙等的设计创作,这一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1.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美术教学可能因为内容的碎片化和教学方式的单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大单元教学以更具吸引力的大主题、大任务驱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探索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2.1 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感受、鉴赏和评价能力。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提升审美品味。
2.2 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各种艺术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创意的能力。学生通过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艺术实践活动,掌握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艺术表现力,将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
2.3 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美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大胆想象,尝试用新的材料、新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2.4 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理解和认识。美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美术作品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包容意识,拓宽文化视野。
三、核心素养下中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
3.1 基于核心素养确定大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
教师需深入研究课标与教材,结合学情,基于核心素养确定大单元主题(如“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整合民间美术、国画、现代设计等)。明确教学目标,聚焦核心素养:提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能力。例如,在“民间美术”单元,目标可设定为:认知其种类、特点与文化内涵(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与创作提升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能力;理解其与传统文化联系,强化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
3.2 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大单元教学框架
根据大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打破教材原有的单元顺序,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例如,在“风景绘画”大单元教学中,可以将素描风景、水彩风景、油画风景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同时融入构图、色彩、透视等基础知识。在整合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大单元教学框架时,可以采用“总 - 分 - 总”的结构。先通过一个导入性的活动或案例,引出大单元主题,让学生对大单元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将大单元分解为若干个小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展开教学;最后通过总结、展示、评价等活动,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3.3 创设真实情境,开展项目式学习
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大单元主题,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例如,在“生活中的设计”大单元教学中,可以以“为自己的房间进行室内设计”为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运用所学的设计知识进行设计创作。在真实情境下,开展项目式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如在“校园文化艺术设计”大单元教学中,各小组分别承担校园标志设计、校园宣传海报设计、校园文化墙设计等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资料收集、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制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完成项目任务。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效果,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除了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外,还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例如,在“艺术作品赏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等,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大量的艺术作品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艺术的魅力;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开展在线讨论、布置作业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3.5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中,需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内容需超越知识与技能,涵盖学习过程、态度、创新及合作能力(如项目式学习中资料收集、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的表现)。评价主体应多元,包括教师(侧重客观指导与反馈)、学生自评与互评(促进反思与相互学习)。评价方式应多样,除作业与考试外,可结合作品展示、课堂表现、档案袋评价等。以此全面、客观地评价学习成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四、结论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美术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通过大单元教学,能够促进美术知识的系统性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合理的教学框架,创设真实情境,开展项目式学习,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证明了大单元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然而,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大单元教学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张学新 科学出版社
【2】.《陶行知文集》陶行知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